返回第129章 早些回去吧(第1/3页)  贵妾之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外放?”顾老太太和温氏等人都吃了一惊, 随后便是沉默。

    陈姑爷尚未春闱, 只有举人的功名。虽说本朝里举人也可做官,但总不如进士晋身来得名正言顺,且举人选官, 三次春闱落第方可选为知县。寻常的举人选官,则多是不入流小官。

    顾老太太等人本是兴师问罪而来,此时却不免都说不出话来——沈家排在前边的两位姑爷, 苦读多年,学问都是扎实的。若安稳会试,有七八成的把握会高中进士, 到时候是考庶吉士还是得实职外放,都远比经举人选官要更有前程。

    放弃了会试欲出京去,为了谁是显而易见的。

    人家孩子连前程都不要了,顾老太太和温氏对视了一眼, 心里都满不是滋味,多少的话都被堵在了喉咙里。

    “这……孩子年轻, 未免有些冲动。还是请亲家与他好生分说分说吧。”沉默了一会儿, 顾老太太才开口。

    也免得往后他会后悔, 会将所有的错处都归结在阿瑶头上。

    顾老太太大半生过去了, 又什么没有见过呢?

    现下姑爷与阿瑶情分正好,阿瑶受了委屈,他满心里心疼, 甚至为了她, 可以抛开前程, 乐意带着她出京去外任。可以后呢?

    等过了五年,十年,二十年……最初那份儿情甜意洽过去了,他从举人晋身,纵有千般本领,终究官路不会如进士那样顺畅。

    人到中年了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会不会后悔?

    会不会想着,如果不是为了阿瑶,他还是那个京城里许多人称赞的少年才子,春闱得中志得意满?那时候,阿瑶又该如何自处?

    “那孩子,心里是有主意的。从前,就露出过一些口风,只是未下决心。这次……”陈老夫人叹息,她又何尝不愿意叫孙儿更荣耀体面?只是转念一想,孙儿说的也是有道理,学问是做不完的。更何况人外有人,就算是参加了春闱,也未必就一定能够高中。倒不如趁着年轻,到外头去历练一番。

    “便是初时品级不高又如何?前朝有位举人选官做教谕,最后却官至一品大学时,加封太子太保的。”

    这是孙儿对自己说的。

    陈老夫人深以为然。

    儿媳妇是那样的性子,说不上毒,单纯就是蠢。哪怕这次教训了她,陈老夫人也不敢保证她就长了记性。相反,以儿媳的行事看来,以后约莫还是会刁难阿瑶的。这一次,已经是叫沈家人不悦上门了,再有一次,只怕就要结仇。

    陈老夫人对顾老太太诚恳道,“不瞒亲家,阿昭昨日已经有了决断。我倒是觉得,等阿瑶身子养好了,开春了吏部大挑,倒是可以叫他一试。”

    这大挑,是专门给没有官职的举人的晋身机会,重在形貌与应对。

    不是陈老夫人自夸,陈昭身形高挑,容貌俊朗,只凭着这个便极有可能被选中。再加上陈昭对时事也颇为关注,应对上不会有什么问题。

    听到陈老夫人这样的说法,顾老太太倒是觉得惊诧了。

    陈家,当真愿意叫陈姑爷走大挑选官的路子?

    陈家男丁单薄,也不过是两个儿子,陈昭为长,兄弟还小着,说分家且还早着呢。都说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此时陈老夫人还能护着阿瑶一些,可陈老夫人不在了呢?阿瑶擎等着受委屈。

    与其如此,跟着陈昭选官出京去,小两口子单独过日子,岂不畅快?

    顾老太太就不信,陈太太还能抛下丈夫和一双小儿女,跟着长子去外任。

    “不管怎么说,还是好生劝劝吧。”顾老太太心里有了几分乐意,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嘴里还劝着。“过了年就要春闱了。也不急在一时。”

    临走,又去了阿瑶的屋子里。

    陈昭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