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47 白捡便宜(第2/3页)  战国万人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谁知道吴威王的老伙计们会不会发飙,然后找李解哭诉?

    许国贵族跑路的原因,根子就是这个。

    怂了。

    许国人怕的不是郑国,而是李解以及李解背后的吴国。

    一通骚操作,惹了一身骚。

    哪怕许国人先去找“姻亲之国”的卫国,都不会那么容易带节奏。

    实在是许国人自己太飘,用想象出来的李解,代入到了现实。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正常的盲点,想象出来的作品,可能要讲逻辑讲道理,现实讲个屁的道理逻辑,万一为上者突然精神病发作,搞不好历史就排水渠过弯,闪断不知道多少人的老腰。

    “听小玉这么一说,我对本次招生工作,更是自信满满啊。”

    “夫君兵法,当真要传授于天下?”

    “小玉啊,你都问了我不下十遍吧。我很肯定地告诉你,我绝不藏私,只要谁想学,缴纳学费之后,就能学。”

    “……”

    然而夜月公主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上上兵法,就这么大派送的么?

    “这山核桃,敲起来太麻烦,过几天我做个核桃破碎机,保管吃起来方便快捷没碎渣。”

    核桃破碎机可以参考缝纫机,只要调试撞锤份量到位,总能调试出合适的撞锤。

    然后有一定量的撞锤行程,靠自重就能破碎山核桃。

    破碎之后,再通过人工分拣,就能筛选山核桃仁,这比用锤子慢慢敲,那是强多了。

    “只是果仁,何必如此麻烦?”

    “嗳!小玉啊,这我就要批评你。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你堂堂秦国公主,衣食住行,当然应该精益求精啊。怎么可以随意凑合呢?”

    “……”

    没说的,听了这话当场就湿了。

    擦去眼泪,嬴莹觉得自己的修行还是不够,于是道:“幸遇夫君,此生无憾。”

    “这话我爱听,多说点,我感觉我能承受得起。”

    “……”

    感动的眼泪,终究干的没有快。

    ……

    在李专员忙着设计山核桃破碎机的时候,秦国送亲团那些种子,已经逐渐运往淮中城。

    李解没有用秦人的种植经验,阴乡有自己的一套农时规章,且这种规章,并不掌握在“农官”手中,而是通过受教育的群体,下放到了普遍农户。

    这个时代有一个好,没出路的识字群体,只要没有合适的舞台给他,该种地的,还是得种地。

    而同样是种地,至少在李解这里,种地是一门学问,且是一项事业。

    做得好,照样可以拿高工资,且奖金、补贴不会少。

    此时的江阴邑,在农业生产活动上,早就成了“百沙”的风向标。因为只有江阴邑的农事活动,会告知“百沙”。其余如五湖野人,进入农时,什么时候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用什么农具要多少人工,都得听姑苏“农官”的指示。

    因为不管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是五湖野人能够搞明白的。

    农时的掌控,除了传统经验之外,还有当年的估计,时令差个十天半个月,搞不好就是某个作物的绝收。

    “农官”,就是尽可能降低这种情况的“官吏”。

    而地利同样如此,野人可能能分辨出土地的优劣肥瘦,但是,坡地种什么,丘陵种什么,水田种什么,沟渠怎么用,他们同样只有短期经验。

    稍微有一点大型战争,这种经验就无法传承下来。

    所以,“工师”的存在,就是保障水利工程和水利器具的研发应用,五湖野人,依然只能听从贵种们的安排。

    他们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错了,还是绝收,在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