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庐之内论军政,帝国改革端倪现(第1/4页)  明朝小公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再开科呗!帝国养士百五十年,其实人才从来不少。”

    却见张小公爷对着弘治皇帝翻了一个漂亮的白眼,撇撇嘴道:“这天下读书人少说数十万呢!”

    “莫说是秀才了,便是举子都一大堆啊!小子都不知道,帝国养士不用士……”

    “这是何道理?!莫非是帝国钱粮太多,所以养着玩呢?!”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差点儿一脑袋就杵地上了,足足好一会儿了才回过神来无奈的点着小公爷。

    边上变声期的朱厚照“嘎嘎嘎~~”笑的跟老鸭公似的,被自家老爹狠狠地瞪了一眼赶紧低头认怂。

    “你这小促狭鬼,若是这话传出去还不知道会惹起怎样的风波呐!莫再瞎说了。”

    见得弘治皇帝如此朱厚照心里泪流满面,父皇啊!本宫才是您亲儿子啊!

    本宫就笑两下您都要吃人似的,虎哥儿把秀才们骂作饭桶您都不管!!

    这是何道理?!有木有天理了?!

    弘治皇帝可不知道自己儿子在想什么,只是笑过回头来想想痴虎儿此言不无道理啊!

    帝国养士养了百五十年了,这天下读书人少说也得数十万。

    这么些人却数年才开一科取士,那养这么多人做什么?!

    要知道考上了秀才功名便可以免税的,甚至一部分还能领国朝米粮。

    若得举子那就是待官之身了,地方上不仅地位甚高、有人投效且还能再考进士直接为官。

    “陛下,您得想想啊!这些个读书人都在地方上呆着,长此以往怎能不成士绅豪族?!”

    张小公爷看着弘治皇帝,轻声道:“比如那晋阳大族,他们是如何形成的?!”

    “数代人考出几个进士来,又出了几个举人。”

    “于是在当地多人投靠依附,再以此身份施压国朝派往属地官员……”

    却见张小公爷摊开了手,眨巴着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轻声道:“如此,怎能不成地方豪强?!”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而张小公爷则是继续道。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官员是流官而他们是坐地虎……”

    “甚至衙门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与他们有旧、有往来,那些晋阳大豪可不就是如此么?!”

    想到那些个晋阳大豪居然在家中絭养着一大票背着海捕文书的悍匪,弘治皇帝猛然间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尤其那些个碗口铳,这是堵在他心口的一根刺啊!

    九边乃是帝国之重,若是鞑靼从九边杀来直奔京师、再携九边流出的碗口铳……

    只需想想弘治皇帝就有些不寒而栗,这些个该死的国蠹!

    “新科进士现在多数已是历经战阵,更有管束灾民、派粮、营造……等等历练,完全可用。”

    张小公爷笑着对弘治皇帝道:“帝国何曾缺士哉?!大明上下,数十万读书人翘首以盼呢!”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都笑了,的确是这个理儿啊!

    从前还不甚觉着,如今看来这确实帝国养着这么多读书人怎怕无士乎?!

    “这次东厂、锦衣卫出力颇多,相信也摸清沿途官吏何人可用、何人昏庸、何人苟且……”

    提到这个事情弘治皇帝的脸一下就黑了:“哼~!未曾摸底朕还真不知晓,欺上瞒下者何其多也!”

    弘治皇帝这是不好骂脏话,其实心里早特么十万匹草泥马在飞奔了。

    从前还不知道这群狗批犊子搞的这么狠、这么过分,这次厂卫得了严令细细查探几乎啥都给他们挖出来了。

    五成左右的官吏或多或少的跟当地的士绅豪族们勾结在了一起,最严重的有近乎一成。

    那一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