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5章 弘农杨氏(第1/2页)  三国最强天师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彪,字文先,出身于弘农郡华阴县(后世陕西华阴东)。

    是东汉末年名臣,太尉杨赐之子,名士杨修之父,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

    而且看杨彪的履历,前三十多年的人生,绝对够精彩。

    杨彪少年时就被推举为孝廉、茂才,后来又被朝廷征召,封为议郎,参与续写《东观汉记》(记载东汉光武帝至汉灵帝一段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当时共同参与编写的人是蔡邕、卢植等人,都是当时最牛的儒学大家)。

    后来任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时,揭发黄门令王甫的贪污,将王甫除去。

    之后杨彪历任侍中、五官中郎将、卫尉等职。

    到了汉献帝时,杨彪官至三公。

    真实的弘农杨氏,其家族势力,并不输给汝南袁氏。

    杨彪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三公为司空、司徒、太尉)。

    所以,弘农杨氏说起来,也是四世三公之家。

    在现今这个时间节点上(东汉灵帝光和三年),杨彪在去年刚刚扳倒了黄门令王甫。

    黄门令王甫是宦官,所以,杨彪是替世家除去了宦官中的重要人物。

    这个举动受到了世家的一致欢迎,令杨彪声望高涨。

    到今年,杨彪被调任为颍川太守。

    这在后世,相当于杨彪从首都市长,调任为河南省省长。

    按惯例,只要不出错,步步高升,以后东汉最高的官位,三公就向杨彪在招手(后世也是如此,从首都到地方封疆大吏,再高升……)。

    张角在打量杨彪。

    这位杨氏当代的门面人物,年纪大约在四十左右,一身寻常的士人便服,虽然不华丽,但是针脚和面料都极其考究,在腰间佩玉,腰姿挺立,立在那里,如苍松翠柏般透出一种劲道。

    他的面容沉静,带着淡淡的威仪,唇下留着五缕长须,目光炯炯有神,给人感觉精明干练。

    见张角没有任何欢迎的表示,杨彪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又飞快的隐去,向杨弘看了一眼,再看看张角:“远来是客,怎么,不能请我去屋里坐坐?”

    杨弘也在一旁向张角露出恳求之色。

    “外甥,看在舅舅的面子上,进屋里说吧。”

    说这话的时候,杨弘显得十分郑重,看来确实是有重要的事。

    张角稍一犹豫,还是点点头道:“好吧。”

    靠,今天是什么日子?

    怎么来找我的汉代名士这么多?

    系统的主线任务马上要开始了啊,炼气士的遗迹就要开启了,哥还要做最后的准备啊。

    张角心里碎碎念着,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带杨彪和杨弘走回房间。

    走在最后的杨弘警惕的左右看看,然后把房门合上。

    他这副模样,透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令张角心里微微一动。

    “张角,我的身份你已经知道了,那么,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了……我想让你回归弘农杨氏,你意下如何?”

    杨弘一开口,就是出了对王炸,把张角弄得有点晕。

    弘农杨氏,等杨彪成为“三公”之后,同汝南袁氏一样也是“四世三公”,海内所望,为东汉顶级豪门。

    就算是现在,从曾祖到杨彪父辈,也是三世三公”,不输给袁家人。

    比起袁术招揽张角,

    杨彪直接提出让张角回归杨氏,就是让张角进入杨家的核心圈子,这份大礼,可以说是很厚重了。

    汉代人说话,有些话是不用说太透的,大家都懂潜台词,都会心知肚明。

    可偏偏,张角他不懂。

    所以,他瞪着杨彪回了一句:“我姓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