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九零章阳明心学(第1/2页)  桃运小村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用了,我们知道如何让国学兴盛。”王新亭道,“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研究国学的行列。”

    “呵呵,你是说深山里办学堂的事吗?那种学习国学的方式倒是能收很多费用。”黄羿讽刺道,“既然如此,我就不提了。”

    他知道,这些人不可能让任何人染指这里的地脉。

    因为他对人的心理把握得很好,刚才,这王新亭的精神波动告诉他,这件事没得商量。

    实际上他完全能理解王新亭的想法。

    一来,王新亭等人并不认识他,二来,这些人是修炼者,在他们身上,儒学已经不纯粹。

    在黄羿看来,这些人,修炼儒道之法,但因为现代社会制度的不同,让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减少,而且长期修炼,几乎已经脱离儒学宗旨,他们已经不齐家治国,而是重点在修身。

    这些人,首先是修炼者,然后才是儒者。

    修炼者最关注什么?这个已经不必说了,谁敢跟他们提地脉之事,估计都会让他们觉得这是有人来跟他们抢修炼之源。

    黄羿觉得,刚才那三位老者,才是真正的儒。

    他也是想错了,本以为不用表露身份,单单凭借浩然正气,就能让这些人认可他,合作应该不在话下,想不到对方已经不是纯粹的儒。

    “道友如何称呼?来自何门何派?”王新亭道。

    “我姓黄,无门无派散修一个。”黄羿道,“我想观看岳麓书院的典藏,可否?”

    “当然可以,黄道友对儒学的研究如此高深,连这些石碑上的意境都能同时引出,让人悟道,怎么还对那些儒学典籍有兴趣?应该倒背如流才对吧?”王新亭道。

    黄羿耸了耸肩,看来这些人误入歧途了,他们已经不是悟道,而是纯粹的修炼力量,和现在大多数道门修者差不多。

    从枉念对儒道的理解中得知,儒家修炼者,都是从学儒开始的,先是儒,才是修者,就像刚才那三位老者一样,先积累文气,然后再入道,再用文气蕴养浩然正气,才能成为修炼者,最多平时学学儒门六艺傍身,修炼身体。

    那个稷下学宫的齐然就是如此。

    &nbr />

    阳明心学,是儒家流派之一,是明朝大儒王阳明提出的,核心理念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而刚才他利用紫府心眼观看的那些石碑中,文气最浓郁的,就是王阳明立下的石碑。

    黄羿的儒家知识来自战国时代的枉念,所以对后代儒家理论并不了解,他之所以知道阳明心学,是因为他从心理学理论中了解的。

    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

    心学认为,由于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即使不是读书人的平民百姓、也可以成为圣人。

    这种理论,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而很多研习阳明心学的人,都修炼出强大的内心,创造很多伟业。

    实际上和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们推行阳明心学,确实可以增强国人的内心,因为现代人大多数都很迷茫,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每天吃饭,睡觉,上班,而阳明心学,实际上就类似于西方成功学,若更多人通过这种学说成功,确实能让更多人加入学习阳明心学的行列中来。”黄羿心道。

    不过,黄羿并不太喜欢这种学说,因为有可能让人陷入唯心状态,从而忽略了现实,忘记了实践,让心学成为空谈。

    因为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