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四章:八面对敌(十五)(第1/2页)  铁血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五

    八月的第一天,新华宫承宪厅,大本营御前会议室,鎏金描凤的御座之上,身着大元帅制服的刘千桦正襟危坐,与长桌两旁的几位元老重臣一起,安静聆听总参谋长顾英扬的发言。

    “第一,政治方面。根据总参情报处与内阁情报厅的联合分析报告,我们认为,德意志帝国在政治上已经被兴登堡、鲁登道夫为首的军部势力所挟持,德皇的权力被架空,文官政府遭到全面压制,国家进入全面总体战状态。随着战争损失的加剧以及战争动员的深化,出于弥补战争代价的心理,德国大众对战争成果的期望也越来越不现实一言蔽之,德国正在丧失政治手段结束战争的能力。”

    “与之相对的,由于陛下以及诸位重臣去年八月的英明决断,一举清算了中国的兴登堡鲁登道夫集团,排除了军部挟持政治的危险,确保了陛下与文官政府应有的政治控制力,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王朝战争的性质。”

    “并且,由于我国的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国民教育开展时间较短,国民动员的深度以及军国主义思想的渗透都远不如德国,加上开战以来我国的损失与战果相比简直微不足道,索取补偿的心理远不如德国人迫切总而言之,我国仍有可能以政治手段争取体面的和平。”

    听到这里,刘千桦瞥了一眼桌边的杨正金,只见他面无表情、不动如山,心中不禁冷笑:“张遥前可不配做鲁登道夫,刘百良还差不多,至于兴登堡嘛”

    “第二,军事方面。随着西伯利亚、中亚、印度洋、太平洋各条战线的推进,我军面临的补给运输压力越来越大,维护交通线所需的兵力和资源越来越多,船舶、车辆、骡马等交通工具的征用也越来越接近极限。”

    “眼下,土耳其业已投降。俄国得以通过土耳其海峡迅速高效地获得英美盟国援助,我军无论是绕经中东还是穿越俄国前往德占区,都必须投入更多的兵力,面临更大的阻碍与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推进欧罗巴远征军计划,势必加剧补给压力,从而加速消耗国力与民心”

    就在这时,刘千桦注意到。今天胡克的样子有点怪异,表情呆滞。眼神游离,似乎对会议的内容毫无兴趣,完全不像是一个多月前亲口向自己提出中止欧罗巴远征军计划的那个人。

    顾英扬看起来并未注意到这一点,继续自顾念他的稿子:“第三,国力方面。由于开战以来船舶、车辆等交通工具的大规模征用与耗损,以及交通设施建造与维护的技术人员大量外派,国内总体物流效率不断下降,造成工业生产增幅远低于预期,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将陷入停滞。甚至发生倒退。”

    “此外,由于军火生产挤占了部分化肥生产,加上国内物流条件恶化、农用牲畜的无节制征用征购、粮食强制征购政策打击农民积极性等因素,开战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与利用率均显著下降:由战前自由市场中的自给有余,变成了战时配给制之下仍有半成须进口,大约两千五百万人依赖进口粮食生存预计两年之内这一数字将增加到五千万人。”

    “至于对占领区工业与资源的利用,由于当地基础设施落后。加上战争破坏、运输工具缺乏、管理与技术人员不足等原因,未能产生预期效益,需要进一步扩大投资进行重建与开发,而且短期内很难产生实际效益”

    顾英扬的声音在刘千桦耳中开始变得若有若无,观察完胡克,她把目光转向莫宁。比胡克更早向自己投诚的这个黑框眼镜男,为什么今天也是一副神神怪怪的模样

    “第四,国内民心方面。”

    顾英扬翻过一页讲稿,声音平和自然,显然对胡克与莫宁两人的异样毫不知情。

    “包括海外新市场在内的战时物资供应由特许经营权进行政治性分配,使利益局限于少数财阀与垄断国企,加速了大资本对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