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一章:最终秩序?(九)(第1/2页)  铁血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15年10月15日,加尔各答,胡格里河东岸历史悠久的威廉堡前,面积400公顷、南北长达三公里的马坦公园中,排成数十个整齐方队的步兵、骑兵、炮兵装甲兵、辎重兵部队,连同十数万围观群众,正肆意践踏着刚刚被雨季滋润过的无辜草坪。

    草坪周围,环绕着茵茵绿树与一幢幢高耸、宏伟的欧式建筑。

    “如果你以马坦公园为中心走一圈,你就会明白人们为什么称加尔各答为宫殿之城。”

    这是英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家吉卜林于1年来加尔各答时曾说过的话。

    在169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者抵达并定居之前,这里只是三个普通的印度土著村庄所在,到1699年,英国人在胡格里河东岸建成一座由棱堡和壕沟保护起来的武装堡垒威廉堡,用作贸易据点和区域基地,之后城堡的防御工事不断升级改造,工事之外的市区也渐渐发展起来,直到将原先的三座村庄合为一体,并以其中一个村的名字将城市命名为“加尔各答”当地孟加拉语意为“平坦的地方”,成为公司的孟加拉管辖区总部。

    首任孟加拉行政长官克莱.武为确保城堡的安全,下令砍伐周围的大片丛林,这便成了后来的马坦公园。

    1772年,加尔各答被指定为英属印度.首府,开始兴建一系列壮观的公共建筑,中英鸦片战争前后,这里成为各国鸦片贩子向中国输送鸦片的集散点,城市发展迅速,150年后又兴起了黄麻加工和纺织工业,并产生了印度最早的城市中产阶级。

    到19世纪末,随着社会的总体进.步,13年在加尔各答成立了印度第一个近代政治组织印度国民协会,与两年后在孟买成立的印度国民大会党遥相呼应,加尔各答逐渐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中心之一。

    1905年英国当局推行的孟加拉分治政策在加尔各答.引发了广泛的群众骚动和抵制英货运动,蓬勃发展的反英运动,成为1911年当局决定将英印首府迁往新德里的决定因素之一。

    即便失去了首府的地位,到大战爆发时,加尔各答.仍是印度人口最多、经济最繁荣、公共设施最完备的第一大城市。

    作为印度东海岸最大港口和重要的铁路枢纽,.恒河流域盛产的黄麻、茶叶、矿产等大多从加尔各答出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印度的三分之一以,其中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夺取加尔各答,.是华军i作战第一阶段的关键步骤之一。

    9月10日结束的孟加拉湾海战中,在取得史无前例宏伟战果的同时,参战的联合舰队各部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合计战沉无畏型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1艘、舰队航空母舰2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13艘;重创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中创战列舰1艘,轻创战列舰5艘;重创轻巡洋舰5艘,驱逐舰9艘;损失飞机三百余架。

    在脱离战场后的第二天即9月11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萨镇冰大将便率其直接指挥的甲部队10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6艘高速装甲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24艘驱逐舰和2艘水机母舰航向孟加拉湾北部,为甘提登陆场提供远程掩护;而由袁锋中将指挥的由伤残舰和救援舰组成的丙部队则整队沿缅甸、马来亚海岸航向新加坡,以进行舰船抢修和伤员安置。

    此外,由毕凌波代司令指挥的机动部队余部于9月12日到13日在安达曼群岛布莱尔港先行集结,之后编队返航新加坡。

    因为先行遣返了伤舰和伤员而一身轻松的甲部队于9月14日与马升宇将指挥的支援部队主力艘旧式战舰、6艘旧式装甲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汇合,展开了掩护印度方面军后续部队陆的“钢盾”作战,两周内将袁世凯将的第12集团军7个师,14万人、欧治星将的第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