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 对手(七)(第1/3页)  铁血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乾隆五十六年,嘉勇公福康安大将军就是从这里进入廓尔喀的啊。 ”

    樟木山口,位于藏西重镇聂拉木与廓尔喀尼泊尔北部边镇科达里之间,此去向东,接连耸立着卓奥友峰8201米、珠穆朗玛峰8848米和马卡鲁峰8463米三座穿云巨柱,向西,8027米的希夏邦马峰险峻雄奇,向北,亚汝雄拉山口诡厄危绝,向南,朗当的雪峰、裸岩、苔原、草场和针叶林自高而低梯次排布,世界屋脊在这里凹陷出一小段缺口,一条人马构成的青灰色细线正在缺口中一点一点地蠕动。

    山口朝向廓尔喀一边的路旁,树立着一块残缺的石碑,上面刻着满藏汉三种文字,一位须发淬雪的老将军拄一柄鞘上镶金嵌珠的柳叶刀,屹立碑侧,感慨不已。

    “大帅,福康安大将军当年可是带了一万七千人来征讨廓尔喀啊,几乎是我军的三倍。”

    胸前缀着红穗绳的中校参谋官程凤翔提醒老将军道。

    “我赵尔丰何尝不知当年福康安军威之盛,可是你看看我带的这支兵,你说我这5600人顶得上百年之前福康安手下的多少人马”

    陆军上将、靖边侯赵尔丰,原汉军正蓝旗人,当年六十岁,身兼钦差藏印事务大臣、驻藏会办大臣、川滇边务大臣和西藏驻防军司令官诸职,虽然并非行伍出身,却因熟识川藏边务,由前光兴皇帝特授军衔,光兴七年1902年起任西藏特别军区副司令兼驻防军司令,掌握西藏军务实权,并在藏区积极推行改土归流,废领主、设郡县,成效斐然。1903年英印军侵藏时,西藏军民正是在他统一指挥下成功击退敌军、收复国土,时过二载,他又奉命率军沿当年福康安征廓之路进入廓尔喀,可谓老当益壮。

    赵尔丰怎能不感叹114年前,即1791年,因廓尔喀王国两次入侵西藏,乾隆皇帝任命嘉勇公福康安为大将军,先后调兵17000余人由西藏开赴廓尔喀。次年农历四月,福康安分两路进兵,清军藏军密切配合,迅速击败入侵廓军,至五月便已克复包括聂拉木、吉隆在内的全部失地。惊恐不已的廓尔喀国王拉纳#8226;巴哈都尔放回了从前俘虏过去的汉兵王刚、宗本塘迈,并带回了一封要求讲和的信,福康安回信拒绝讲和,并下令大军乘胜前进,于农历八月进抵廓国首都加德满都附近,由于时至深秋,乾隆帝指示福康安:即可趁其畏惧哀恳,传旨允准,将其紧要头人带回进京瞻觐,具表纳贡,虽系下策,但为气候所限,亦不得不如此办理。公元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福康安接受了廓尔喀国王的投降,停止进兵。九月初四日,清军全部由廓尔喀境内撤出,退回吉隆。从此廓尔喀王国每五年向北京的大皇帝进贡一次,从未断绝,此后的每位廓尔喀国王登基后都接受了大皇帝的册封,从未更改。

    然而廓尔喀的形势在公历1905年6月急转直下,当月20日,执掌廓尔喀实权半个多世纪、世袭首相职位的拉纳家族在现首相吉里沙拉主导下发动政变,处死国王巴里斯威#8226;比尔#8226;比克拉姆#8226;沙阿,立巴里斯威国王之弟奇努斯兰为新王,新国王登基后的第二天便公开宣布,前巴里斯威国王派出的特别贡使为王国叛逆,其发布的一切言论均不代表廓尔喀国王本意,立即单方面废止中廓之间的名义宗藩关系,从此停止向中华帝国进贡。

    十天后,原巴里斯威国王之子狄阿比亚辗转抵达聂拉木,自称廓尔喀“真国王”,请求中华帝国出兵惩治“弑君恶臣”吉里沙拉和“伪国王”齐努斯兰。

    七月六日,开宏皇帝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指责廓尔喀宰相吉里沙拉弑杀受中华帝国正式册封的巴里斯威国王,不但亵渎人臣之道,更是蔑视中华之威望,又单方面废止存续百多年之中廓宗藩关系,实乃不忠不仁无信无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