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东亚一体(第1/4页)  铁血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兴元年的雪铺满京师的大街小巷之后,皇帝才从欧洲匆匆赶了回来,不算太晚,还赶得上春节时期的皇家祭祀。

    时间比风流动得更快,冬天虽然漫长,食宿不愁的人们却是最知道如何消磨时间的,转过西元一六年的冬天,光兴二年的春天又开始在潮湿的土地上铺撒绿色的生命。无论春夏秋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每一个人的行动又会影响其他人的命运,改变他人的位置和角色,世界的历史,正由这些不断产生的连锁反应而造就。

    四月,帝国镇洋舰队司令林泰曾海军中将接受了一项任务带领他的全部主力舰到朝鲜釜山,与日本、朝鲜舰队进行联合操演。

    舰队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基地完成集结,沐浴着春日黄海上的清爽阳光,开出了渤海,向朝鲜海峡驶去。这支龙旗飘扬的舰队,阵容庞大而严整,分成两个主纵队和四个分编队,舰队装甲战舰和舰队装甲巡洋舰自成战舰主纵队,防护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组成巡洋主纵队,驱逐舰组成四个分编队护卫在主纵队前后左右。

    林泰曾海军上将这天身着双排金纽扣的白色呢子海军将官服,袖口环绕一道黑龙纹外加三道黄色直条表示他海军中将的军衔,头戴镶嵌青龙抓锚海军军徽和黄色龙纹的海军大檐帽,脚蹬光亮的白色皮鞋,站在去年秋天新服役的“飞电”号舰队装甲战舰指挥塔上,举起大东沟海战时用过的镶嵌金色龙纹的单筒望远镜,面无表情地审视着他麾下的远东第一精锐舰队。

    旗舰“飞电”处在战舰主纵队的最前头,其姊妹舰,当年三月新服役的“震电”紧跟其后,各自的两个主烟囱都鼓足了劲喷吐着灰黑的煤烟,高大的主桅顶,赤底金龙战旗迎风飞扬,前后各一座四方形带倾斜面的主炮塔中,巨大的三零五毫米重炮炮口似乎要吞噬一切生命,破浪的舰艏上,黄金龙纹凸显耀眼,昭示着帝国海军的历史与荣誉。作为第一艘诞生于帝国本土船厂的战舰,“飞电”拥有标准排水量一万二千八百吨的巨大身躯,最高十七节的航速,以及从头到尾密布如刺猬之刺般的火炮:两座双联三零五毫米长身管主炮;十二门一百五十毫米速射炮;八门七十五毫米速射炮和若干机关炮。此外,战舰上还配备了两座双联四零六毫米固定鱼雷发射管。战舰从头到尾都裹着薄厚不均的铁甲,主装甲带厚十一到十三英寸一英寸等于二十五点四毫米,水线装甲带厚六到八英寸,甲板装甲厚四英寸左右,锅炉舱和轮机舱加强六到十英寸的装甲壳体,主炮塔前装甲厚十二英寸,侧后装甲厚六到十英寸,顶装甲厚四英寸,炮塔座圈加强四英寸装甲,副炮防护装甲罩只有一到二英寸厚。整艘战舰编制六百八十六名军官和水兵,做为舰队旗舰时可再容纳二十六人的参谋团体,一千七百吨的载媒量足以保证战舰以十二节航速巡航三千五百海里。

    “震电”之后乃是两艘去年年底新服役的舰队装甲巡洋舰“吹云”、“彩云”,三烟囱单主桅外加一个副桅构造,上层建筑与“飞电”相似,并且装备着同样强大的主炮火力两座双联三零五毫米长身管炮塔炮。副武器包括十门一百五十毫米速射炮,八门七十五毫米速射炮,以及两座三联四零六毫米可旋转鱼雷发射管。一万零五百吨的标准排水量使“彩云”的内部容积超过了“龙威”等四艘老式战舰中的任何一舰,可以装置更强力的锅炉,装载更多的燃煤,最大航速达到二十节,最大航程三千六百海里十二节,编制乘员六百四十七人。然而该级舰的装甲配备与“飞电”相比稍显薄弱,主装甲带厚八到十英寸,水线装甲带厚五英寸,甲板装甲厚三英寸,锅炉和轮机舱加强六到八英寸装甲,主炮塔前装甲厚十英寸,侧面、后面装甲厚四到六英寸,顶装甲厚三英寸,炮塔座圈加强三英寸装甲,副炮装甲罩厚一到二英寸。

    曾经的旗舰“龙威”不得不屈居“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