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三千里河山(第2/4页)  铁血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来的,朱涛不得不加强对手脚的意志控制,以防它们情不自禁下做出越轨行为。

    “当然算数,你如果不信我可以对天发誓”

    “不用啦,又不是什么要紧事”

    蓉儿话音未落,一件硬物擦着她右臂而过,插入了廊柱中,原来是一枚铁飞镖。

    朱涛立即拉过惊叫不已的蓉儿,把她按倒在一边,手中的自动步枪随即开了保险,朝着飞镖来处大概放了几发,一声惨叫后,一个黑影从房顶上扑然落下。

    借着月光,朱涛看到还有七、八个黑影在房顶上,他们听到枪声,顿了一顿,见下面只有朱涛一人,便一起提着大刀冲杀过来。

    朱涛端定自动步枪,朝着敌群扫射过去,几秒钟里打光了一梭子,对方却还剩三人,似乎知道他没了弹药,毫无顾忌地跳落院内,大刀在月光下耀着人眼。

    生死只在一念间,朱涛面对近在咫尺的黑衣人,条件反射般拔出手枪连射数发,同时身体往后疾退两步,贴到墙壁上。

    三名黑衣人鲜血飞溅,相继倒下。

    “咔”一声,手枪跌落,随即一股红色液体顺着朱涛的手臂落地,一把大刀正插进他右肩胛下。

    朦胧中,朱涛看见蓉儿缓缓站起,又突然倒地,钟夏火领着大家跑过来,嘴里叫着什么

    中南海,光绪正与刘云、文易二人漫步水边。

    “文博士,你说中日必有一战,此战关乎两国前途命运,必须及早准备,然而日本仅仅一小小岛国,怎敢向我大清挑战”

    文易向光绪回道:“陛下,可记得同治14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被杀,派陆军3000余人侵犯我台湾,后被时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率军逼退,却仍无理索得白银50万两而归。又光绪5年,日本以武力正式吞并琉球,改为冲绳县。当时日本仅有两三艘外洋快船,便胆敢冒犯天朝,灭我属国。如今,日本海军有2000吨以上战船5艘,共17000吨,陆军有精锐常备军63000人,后备军23万人,而我北洋水师有2000吨以上战船7艘,共27000余吨,全国陆军常备防军、练军有40余万。然而日本每年拿出国家收入之六成来发展海军,其实力日渐增长,新式快船、铁甲舰不断加入,反观北洋水师,自光绪14年成军以来未添一舰,湘军、淮军以及各路练军防军继承绿营恶习,已是腐朽不堪,如此下去,恐怕有朝一日我天朝水师反不敌倭寇海军,我大清陆军也将败于倭人之手。届时损兵赔款,割地求和,人心颓丧,列强瓜分,国将不国。”

    光绪沉思片刻,又问:“那么文博士可知战火将从何处而起”

    “朝鲜。”文易毫不犹豫吐出这两个字,其实光绪的这个问题任何一个21世纪的中学生都能回答。

    “朝鲜”

    “对,就是朝鲜。日本乃一岛国,与我京畿腹地相隔大洋数千里,而与其最近的大陆国家就是朝鲜,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入侵中原,乃日本一贯之夙愿。早在先唐,便有白龙江口之战,倭人大败,从此谴使留学,仿唐朝之法变革。后至前明,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发兵十数万侵入朝鲜,几乎尽占朝鲜三千里锦绣河山,明朝发兵相救,大败倭军,朝鲜始免于亡国。光绪2年,日本海陆军开赴朝鲜,武力胁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通商租地、领事裁判权以及在朝鲜沿海航行自由等特权,从此不断与我大清争夺朝鲜之宗主权。光绪8年,日本趁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借口使馆人员遇害,大举进兵朝鲜,时太后下旨派兵入朝平乱,日军见无隙可趁,便以赔偿损失为借口,胁迫朝鲜签订仁川条约,获得在汉城的驻兵权。光绪10年,日本趁中法战争,阴谋勾结朝鲜叛贼发动甲申政变,朝鲜国王在我军帮助下镇压了政变。日本就此对我要挟,于光绪11年与我签订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