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54章(第1/2页)  男医生的职场笔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并没有被接到侯局长的办公室,而是在一处四合院外边下了车。

    “这是侯局长的私人陈列室。他在里面等候你们。”处长笑着对我们说。

    我心里不禁就想道:这个四合院起码价值数千万,这位侯局长可真不简单。同时,我心里又有些好奇:这位侯局长究竟长什么模样?

    这四合院处于一条老旧的胡同里面,鲜红的门,蓝色的琉璃瓦,给人一种威严、庄重的气派,展现在眼前的是它昔日的辉煌。

    处长去到大门前,用门环敲了敲门,门从里面被打开了。

    我本以为侯局长马上就会出现,但是却发现眼前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处长问他,“侯局长呢?”

    小伙子回答道:“侯局长临时有点事情回办公室了,他马上过来。让我带着客人先在这里喝会儿茶。”

    我知道,像侯局长那样职务的人,如果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肯定不会在半路折转回去的。我朝小伙子点了点头,“那就麻烦你了。我们先参观一下这四合院吧。”

    处长对我们说:“侯局长指示我把各位客人迎接到这里来,现在我得回去了。这里有小胡照应着。侯局长很快就会来的。”

    我连声向他道谢,与他握手后他带着车离开了。

    我们在小胡的招呼下进入到了这四合院里面。门内的情景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森严,眼前是老北京四合院传统的“影壁”,这是一堵雪白的墙壁,外面有木制的围框,两旁挂着一串串小葫芦,两个红彤彤的中国结一下子就让墙壁变得鲜亮了起来。墙壁的正中帖着一个大大的“福”字,“福”字前摆着一口大缸,里面种着象征“阖家团圆”的荷花;而大缸前则种着各式花草,给原本就已经很漂亮的“影壁”平添了不少独特的美。

    绕过影壁,走过游廊,我们看见了四合院的内院。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被刻意装饰过,它由东、西、南、北屋围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正屋。这时我注意到,正房的房顶比别的房顶高,这是以前老辈人的住房。

    北京的四合院是有很多讲究的,但不论其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四合院的构成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

    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

    以前我到北京来的时候,闲暇时去参观过一些胡同里面的四合院,不过那些四合院大多已经破烂不堪。我眼前的这四合院的结构完全是老北京四合院的构造,从建筑结构和用材来看,应该是以前富贵人家所有。到了现代,像这样的四合院在北京已经很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