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6章(第2/3页)  男医生的职场笔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这样的书籍吗?

    出了小区后接上乌冬梅后就去往江南医科大学。我们首先去的是医大外边的新华书店。大学的外边当然有新华书店了,毕竟在现在这个社会的人群中大学教师和学生才是最喜欢看书的那一部分,而任何商业性的设置都是根据市场需求而来的。

    进入到新华书店后在管理类书籍的书架上却没有找到我需要的书,我心里不禁苦笑:超市管理,这样的书也太冷僻了,谁会去写啊?不过我随即就想,现在是超市越来越多,既然有这样的市场,那作为书市的这一类也是应该有的,这也是一种市场需要,只不过现在我所在的书店没有罢了。

    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于是拿起电话给满江南拨打,“满主任,麻烦你一件事情。麻烦你在最近两天帮我买几本关于超市管理的书籍。你和那位新华书店的经理不是很熟吗?你找找他。对了,买好了后你让小隋送到我家里来。”

    他连声答应着,“冯主任,我会尽快给您办好的。”

    挂断电话后乌冬梅诧异地问我道:“冯老师,你要那样的书干什么?”

    我笑着说道:“我父亲准备去我们那里的超市上班,是他要。”

    乌冬梅诧异地看着我,“那超市是你的?”

    我摇头,“怎么可能?那是我一个朋友的。”

    “哦。”她说。

    这下我反倒觉得奇怪了,因为我感觉到她刚才的问话里面就包含着一种奇怪的成分。于是我问她道:“你怎么会觉得那个超市是我的?或者说你认为假如那个超市是我的的话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

    她摇头道:“不是。我是觉得你不应该去做那个,毕竟你不是商人。”

    我大笑,“那你可就错了。现在是商业社会,即使是官员也得学会投资。反正我不会去做贪污受贿的事情,挣钱得走合法的途径。”

    她看着我,“冯老师,你真厉害。你怎么那么会挣钱呢?”

    我心里有些得意,因为能够得到她的赞扬。我随即对她说了一段话——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中,并不是没有创富的机会,而是我们没有为机会作好充分的准备。当机会降临时,我们没有把机会当成机会,而唾手可得的财富,便从我们的眼皮底下轻易地溜走了。其实把机会转变成财富,是需要发现财富的眼光的。眼光不同,取得的结果就不一样。

    多年以前有位年轻人,乘火车去某地。列车行驶在一片荒野中,在一个拐弯处,火车开始减速,这时前方出现了一幢异常醒目的平房,尽管很简陋,但在一望无际的荒野上,这平房却显得格外抢眼。此时很多乘客都从百无聊赖的困倦中睁大了眼睛,欣赏起寂寞旅途中的特殊“风景”来,众人开始纷纷议论起这幢孤单的房子来……

    年轻人在见到这幢房子的瞬间,内心为之一动:这房子是不是会有更大的用途呢?

    这样,返程时,年轻人在此地中途下了车,不辞辛苦地找到了那幢房子。房子的主人告诉他,火车的噪音已使他不能继续忍受下去了,他正想低价出售这幢房子,但卖了很久也没有人问津。

    不久,年轻人用三万元买下了那幢平房后,开始和一些大公司联系,希望有公司能在这里做广告。后来IBM公司看中了这个地方特殊的广告效应,在三年的租期中,支付给年轻人十八万元租金。

    创富,需要机会,更需要眼光。与其羡慕一些创富成功人士的命运,不如学习人家是如何发现财富的,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

    还有一个故事,美国有个叫路透的年轻制瓶工人。一次,他的女友在约会中穿了一件十分别致的套裙:膝盖部较窄,使腰部显得很有吸引力,看上去很漂亮。他觉得这裙子的线条真是美极了,便目不转睛地欣赏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