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九十六章、赌矿,金色一英里(第1/2页)  逆天透视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觉得这矿不一样了,贺伟提出了继续推进的一些方法,按照平常的理论而言,像这种浅埋在地表以下五十来米深度的铁矿,最合适的开发方法应该是浅孔留矿法,而且这里的地质非常稳定,而且矿体的厚度也达到了中厚度的水平,用浅孔留矿法进行开采是最经济的做法。

    不过说给陈博后,后者并没有采用这种最为经济的开采方式,主要原因就是贺伟告诉他采用浅孔留矿法虽然在前期的投入比其他的采矿方式都要少,但这种开采方式有一种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回采率太低。

    虽说浅孔留矿法的放矿的放出率在理论上可以高达60%~75%,但实际上,这种采矿方式最终可以造成大约30%的浪费,达不到所说的标准。

    也就是说,假如这条矿的储存量为一百万吨,采用浅孔留矿法的开采方式,最终留在矿井中浪费掉的铁矿就高达三十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

    本身这条矿的储量就不是很大,如果采用这种开采方式的话,光是浪费掉的铁矿石就足以让陈博心疼不已了。

    商量之下,陈博还是采用了最普遍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这种开采方式虽然前期投入要高点,但采用这种开采方式损失的铁矿石最高只有20%。

    这就大大的保证了铁矿石的采入量,这当然也是矿主最为看重的部分。

    最后贺伟依照陈博的想法,采用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进行开采,开采时,放矿溜井、人行通风设备井、设备井联络道、溜井联络道、切割井、分段联络巷道、回采巷道、阶段运输平巷、割巷道、机修室等一应俱全,称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且巷道中很少可见木支护,大多都是混凝土支护和喷锚支护相结合的支护方式。

    这样,更确保了大家的安全,亦可见贺伟在这方面的专业性。

    因为陈博对于下矿很感兴趣,留下武虎和徐宏在上边守着以后,陈博跟着贺伟便一起下了矿。

    顺着人行井下到下面的回采巷道,大家伙儿就分开行动了。这次下来的人除了陈博贺伟之外,其他旷工也都下来了。

    因为今天停电的缘故,井下很黑,原本是不准备作业的,但大家看到了希望,就想着多采集一些样品。

    在矿井下,即便是有头顶的矿灯照明,可在这种深入地下五六十米的矿井中,要是胆小的人是绝对会吓尿的。

    根据贺亮的规定,凡是下井作业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有两个人同时在作业现场,陈博顺着倾斜的人行井一直向下走,走到回采巷道时,就按照整个矿井的分布图,顺着回采巷道向最远端的掘进面前进。

    这些矿工的工作别说还是蛮到位的,即便是到了地下的回采巷道,巷道中的情况依然非常不错。别的不说,这些回踩巷道中处理的都非常干净,除了一些不方便运出去的大型设备之外,其他乱七八糟的小东西很少见。

    不过越向前走,巷道中就越开始显得凌乱起来,而且让陈博有些惊讶的是,这个最远端的掘进巷道并不是一直向下的,而是在触及到最深点的时候,竟然又开始渐渐向上走去。

    这种情况很少见,不过并不是没有,因为地下的采掘面是根据矿脉的走势进行开采的,因此一些开采巷道的水平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起伏回抟,都有。

    虽然前面陈博也下过几次井,可那种矿井还真的不一样,而且,这个最远端的掘进面却是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来过的,这次来到这个最远端的掘进面,主要的工作是由贺伟来做的,陈博是在旁边收集贺伟采集的数据。

    下一次井不得不说很麻烦,而且这条矿井在地下绵延了好几公里,最远端的位置光是走就得走将近一个小时。巷道中非常静,两个人的脚步声都能够传出去很远。幸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