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宋江题反诗(第1/2页)  水浒第一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水浒第一大官人最新章节!

    第225章 宋江题反诗

    “什么?梁山今早退兵了?”

    李庆听了时迁的话后,顿时从床榻上鱼跃而起,脸上满是惊讶。

    昨天只是斗将而已,原本以为今天定是一场恶战,谁知敌人却毫无征兆的退兵了?

    时迁道:“盯梢的兄弟今天忽然发现了异常,很快便发现梁山拔寨而起,全都沿着济水往回赶去,这会应该走到三四里外去了。”

    “快通知其他将官!”

    李庆昨晚是和衣而睡的,所以穿上鞋子后便走出了营帐。

    不一会,李庆便与縻貹等人来到了那梁山营帐外,果见里头已是空寨一座,许多物资散落一地,可见走得匆忙,不似有假。

    縻貹问李庆道:“知寨,咱要领兵去追吗?”

    李庆摇了摇头,“敌情不明,还是不要轻举妄动,咱回城寨吧。”

    对方也不是大败后撤离的,这时去追极容易被敌人反戈一击,还是稳重些好。

    不过在返回城寨后,李庆便让时迁去打听情报,必须搞清楚对方为何会退兵。

    梁山此番气势汹汹恶来,若无意外,是绝对不会这么虎头蛇尾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敌人总该是退了,并不妨碍李庆让人将之当做一场大捷来宣传名声,

    他当即向专门负责这类事情的应伯爵与谢希大道:

    “传扬出去,说梁山一万贼寇来犯,被我新平寨两天之内击败,斩首数千余人,晁盖、吴用、公孙胜等皆被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应伯爵与谢希大现在对这宣传工作,可以说是愈发的得心应手,不需李庆多说,便立即下去做这事去了。

    如此又平静的过了两天后,时迁终于通过山寨里的细作,打听到了梁山退兵的原因,

    原来,斗将那天,林冲与縻貹正厮杀得难解难分之时,晁盖忽然得到了个消息,说是江州来的“神行太保”戴宗似有急事求见。

    他领着众人匆匆返回营寨后,接见了戴宗后,问他有何事。

    而戴宗之所以来这里,便是宋江果真如李庆此前所料,依旧如原著中一样在浔阳楼上提了两首反诗。

    一首是: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仇,血染浔阳江口!

    另一首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别的都算是,“他年若得报仇,血染浔阳江口”与“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两句却最是要紧。

    前一句杀意十足,后一句更是将反意显露无疑。

    黄巢是谁?

    这可是唐末的大反贼,先是扯旗造反,后来还攻入了大唐都城长安,登基称帝,国号“大齐”,

    而最后灭了篡了唐朝帝位的后梁朱温,曾经就是黄巢的属下。

    宋江却说“敢笑黄巢不丈夫”,意思是他要比黄巢还厉害?

    而且宋江写了这赤果果的反诗还不算,又在两首诗的后面大五字:“郓城宋江作”,这下可就真是想抵赖都没处抵了。

    之后有好死不死,这两首反诗刚好被无为军的闲通判黄文炳看到了,

    这黄文炳虽读经,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褊窄,最好投机钻营,便去告知了那江州的蔡九知府。

    蔡九知府乃蔡京的儿子,他爹蔡京刚好写了封信给他,告知了最近东京街市小儿传唱得甚广的四句谣言: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