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卷 第七十三章 科举再临迎盛事(第1/2页)  大明军工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正十六年,公元1643年,这一年,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历史上这一年,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朝,攻克承天、西安、榆林、潼关,一路势如破竹,直奔大明京城。

    历史上这一年,清太宗皇太极逝世,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登基,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历史上这一年,名将孙传庭战死在潼关至渭南一线,大明失去了最后翻盘的希望。

    崇祯朝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危在旦夕,随时有可能覆灭,但崇正朝这个时候,大明却国富民强,即将迎来极盛时期,

    这个时候,大明陆军即将拿下整个西伯汗国,可谓无敌天下;

    这个时候,大明海军已经集齐上千艘超级战列舰,正准备海上争霸;

    最重要的,正是这一年,大明崇正皇帝朱慈炅开始着手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正式推行大明崇正律。

    正月十六,崇正十六年的第一期新京报准时发行,令所有买报纸的人吃惊的是,每买一份报纸还附带送一本小册子,而这本小册子就是大明崇正律。

    更令他们吃惊的是大明崇正律的内容,要不是新京报是大明通政使司也就是现在的大明通信部发行的,他们甚至会以为这是有人想造谣生事了。

    皇上的权力竟然也要讲规矩,老百姓竟然也有权利,这些虽然在几千年来一直在流传,貌似好像有这么个意思,但是,真正明文规定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那基本上只是说说而已,哪个皇帝还真把老百姓看的比自己还重啊!

    还有朝廷的日常事务竟然要全部交给内阁处理,甚至官员的人选都由内阁来决定,这一直是读书人的梦想,也是大明朝文官集团与皇上争夺的焦点,现在好了,皇上主动放权,什么都不用争了,只要做得好,皇上管都不会管!

    大明历代无数文人的梦想就这么实现了?这一切也太简单了吧,让人觉得是那么的不真实,但是,大明崇正律上却白纸黑字写明了,皇上从此不再管朝廷日常事务了,只是让锦衣卫、东厂协助都察院监督一下!

    监督一下倒没有人觉得不合理,如果没有监督,文官都可以无法无天了,那才叫不合理。

    只是,皇上真的就这么放权了吗?所有读书人都有点不敢相信,却有不得不信,因为大明崇正律是御制的,也就是说,是皇上亲自编写的,而且从今年开始就实行了。

    一时之间,整个大明都传疯了,不管是不是读书人,不管识不识字,所有人都在疯传。

    所有平民百姓渐渐都听说了还有权利和义务这个东西,对大明的归属感也更强了,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渐渐的也变的不再是一个口号,因为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天下兴亡,真的跟他们有关系,同时,他们对皇上也更拥戴了,因为他们明明白白的感受到,皇上是真的对他们好。

    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这是人之常情,不识好歹的毕竟是少数。

    大明崇正律掀起的热潮还没有过去,仅仅隔了一天,正月十八,大明礼部和大明教育部又在新京报上联合发文,癸未科会试和殿试的取士名额将再增加一倍左右,也就是这次大明境内提名金榜的进士将达到八百名左右,比最初的两三百名多了将近三倍!

    这下整个大明再次轰动了,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中进士本来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现在中进士的机会多了三倍,怎么能不令天下读书人为之欣喜若狂。

    原本一些已经绝望的举人再次看到了希望,四千多人里面选两三百人,或者是八千多人里面选三四百人,这个金榜提名的机会的确不多,但是,现在可是八千多人里面选八百人,每十个里面就有一个能金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