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与热武器作战(第1/2页)  大明军工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冷兵器时期的兵书就一定不适合热武器时期的战斗吗?这个倒不尽然,如果涉及到排兵布阵的兵书,那的确是不怎么合适,但是,冷兵器时代还有一类兵书却是放之古今皆可用的。

    这类兵书用后世的说法就是阐述军事理论的著作,这类兵书并不拘泥于武器,而是着重描述战略战术、治军思想、战争问题等理论性的知识,让人从思想层面去理解战争,谋划战略,制定战术,这些与热武器作战并不矛盾,反而是战斗中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

    这类兵书的代表作当属,可以说是古代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其中很多话都被视为作战必备的经典语录,被历朝历代名将所推崇。

    比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又比如: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再比如: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等等等等,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发人深省,这种军事巨著自然要学习,不管是冷兵器作战还是热武器作战都能作为指导作战的核心思想。

    像这样的军事理论著作还有很多,虽然没有那么全面,却也极具代表性。

    比如,主要主张就是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的作者吴起也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和的作者孙武合称”孙吴“,与又合称,可见其在兵法领域的重要性。

    还有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军法制度的代表作,军事条例的鼻祖,等等都是难得的军事理论著作。

    孙元化找来了很多兵书,除了军事理论类的自然也有实战类的,但是,绝大部分介绍的都是冷兵器排兵布阵,鲜有热武器作战方法。

    这个也不奇怪,毕竟热武器出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真正意义上应用于战斗中也就是从明朝开始的,而且一开始的时候还不是战场上的主导武器,直到崇正朝,明军才舍弃大部分冷武器,转而以热武器为主,这么短的时间,要总结编写出很多兵书自然是不现实的。

    当然,也不是说介绍热武器作战的兵书一本都没有,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曾编写过两本兵书和,其中都有关于热武器应用的方法,极具参考价值。

    还有崇正五年,朱慈炅令卢象升和秦良玉等将领联合编制的,那更是介绍热武器作战方法的经典著作。

    最后,孙元化、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等人挑选出总共八本兵书作为大明陆军军官学院的教程,并奏陈皇上,请皇上定夺。

    这次朱慈炅并没有马上批准,倒不是说他对这些兵书不满意,主要是他们选的兵书太少了,准确的说是介绍热武器作战方法的兵书太少了。

    为此,朱慈炅特意召集孙元化和卢象升等人前来商讨,解决兵书不足的问题。

    于是,又一次御前会议召开了,参与人员不多也就孙元化、卢象升、孙传庭、秦良玉和曹文诏,地点就选在乾清宫,朱慈炅的私人书房。

    大家都明白,皇上迟迟没有将大明陆军军官学院的教程批示下来,肯定是这些兵书不合皇上的意,果然,会议一开始,朱慈炅便开口问道:”初阳,还有没有别的关于火器作战的兵书?“

    孙元化闻言,心里咯噔一下,他也知道,关于火器作战的兵书太少了,问题不是他不想找,实在是没有啊。

    他惶恐的道:”皇上恕罪,微臣翻遍了历朝历代关于兵书的记载,实在是找不出几本关于火器作战的兵书。“

    朱慈炅闻言,淡淡的道:”这也不能怪你,火器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作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时间更短,找不到相关兵书也是正常的。“

    孙元化闻言松了口气,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