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四画以上(第1/11页)  马桥词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马桥词典最新章节!

    模范(晴天的用法)

    公社里要各生产队推举一名学习哲学的模范,去公社开先进表彰会,据说可得到一张奖状,也许还能吃上豆腐。本义不在家,此事只能由罗伯做主。吃过早饭,他慢悠悠来到晒坪,不慌不忙地在坪里转游一圈,把两只爬入晒坪的蜗牛送入草丛,怕大家踩着它。

    做完这件事,他再给大家派工,没怎么打开眼皮,低头卷着烟草末,说志煌、五成以及兆青要使牛;复查去散牛栏粪;盐早呢,打农药;婆娘和下放崽都去锄油菜;模范么,万玉你去当。

    我忍不住好笑:“模范……不评选一下么?”

    罗伯有点怪:“万玉不去哪个去?他一个娘娘腰,使牛使不好,散粪没得劲,昨天还说指头肿,锄油菜恐怕也是个龙弹琴。算来算去,没有人了呵。只有他合适。”

    在场的人也觉得叫万玉当模范最合理。说总不能让复查去吧?要是落雨天,也就让复查去算了,他文化高,讲话不丢马桥人的脸。问题是今天一个好晴天,功夫得做出来。要是复查去了,牛栏粪哪个散?团鱼丘还不散粪,明日就要下犁了,何事搞得赢?

    一双双疑惑不解的眼睛盯着我。我这才明白,“模范”这个词,在晴天和雨天里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我只得跟着拥护万玉,让他去公社挂红花领奖状。

    满天红▲

    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盛产“满天红”的年代。满天红是一种大灯壶,两只长长的壶嘴伸出去,吐出小指头粗细的灯芯,燃着棉油或柴油,冒出滚滚的黑烟。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挑一盏这样的灯,捅破沉重的黑暗,给人们送来光亮。上岭开荒,下田收禾,聚众开会,列队游行,是这个年代常有的事情。这是一个白天不够用的年代,夜晚也必须充满着激动。白铁匠们做出了一批批的满天红,销路特别好。干部们介绍哪个公社或哪个队的革命形势,常常用这样的话:“你们去看看人家,人家满天红一上阵就是十几盏!”

    我落户到马桥时,赶上了当地“表忠心”的热潮。向领袖表忠心,每天不可少的活动就是晚上到复查的堂屋里去。只有他家的堂屋大一些,容得下全生产队的劳动力。一盏昏昏的满天红挂得太高,灯下的人还是模模糊糊的黑影子,看不清楚。撞了一个人,不知是男是女。

    大家对着领袖的像站好了,干部一声令下,劳动力们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一口气背下毛主席五六条语录,把我们这些下放崽吓了一跳。我们没有想到马桥人能记下这么多,不免在他们革命的理论里晕头转向。

    过了一段,发现他们每次背诵的都一样,就是那么几条,才放了心。

    下放崽读过的,有城里文凭的,很快记熟了更多领袖语录,也可以滚瓜烂熟地一口气吼出来,狠狠打击他们的猖狂气焰。他们败下阵去,以后就老实一些了,掏出烟丝来首先问下放崽要不要,背语录的声音也有些疲软不振。

    吼过之后,由一个干部,一般来说是本义或者是罗伯,向墙上的毛主席简要汇报当天的农事,然后怯怯地说:“你老人家好生睡觉呵。”

    或者说:“今天下雪了,你老人家多烧盆炭火呵?”

    墙上的毛主席似乎是默许了。大家这才笼着袖子散去,一个个撞入门外的嗖嗖寒风。

    有一次兆青躲在人后打瞌睡,其他人都走光了,他还蹲在角落里。复查一家人也没有注意,关了门就睡觉。到了半夜才听到有人大喊大叫,是兆青的声音:你们好毒辣,想冻死我呵?

    复查哭笑不得,只好怪满天红没油了,晚上看不清。

    可以想见,经过每天这样的学习,大家嘴里都有很多革命理论。不大相同的是,马桥人有时候说出一些比较特别的毛主席语录,比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