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二章黄叙的野望(第1/2页)  重生之我是阿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不但是南昌城的守军在盼望着早日能见到援军,黄叙也在盼望着东吴的援军早日到来。刘厚给黄叙的任务是攻打豫章,引走东吴水军部分人马。命令中并没有要求他们一定要攻下豫章郡或者歼灭多少东吴水军。不过,显然黄叙并不满足于此,他有更多的想法。

    自从白帝城之战后,黄叙迅速成长了起来,整个人也更有自信了。在白帝城之战用计阴了刘封一把后,他对用计、设伏上了瘾,时刻想着再干一票大的。所以刘厚派他到桂阳后,他憋着一口气日夜训练部队,摩拳擦掌期待着再有自己表现的那一天。

    总算老天保佑,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小皇帝命令自己出兵,黄叙怎么能错过这个一展抱负的机会。小皇帝的要求很低,只需要他拖住东吴水军一段时间就行了,可是,黄叙想做得更好,他想吞下这五万东吴援军,如果还有余力,想连豫章也打下来。

    到时候,自己必然也可以像关公那样“威震华夏”。作为蜀国的官二代,黄叙自小就听着长辈们的“威水史”长大。他们这一代谁不希望能像父辈那样,也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现在建功立业就在眼前,他怎么能放过?这就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别看黄叙年纪轻轻,却是很有魄力,敢想敢拼。当然,他也不是鲁莽之辈,他之所以敢这样想,也是建立在他有这个实力的基础上的。

    他麾下三万人马,有一个旅的火器主战部队,实力强劲,剩下的人马虽然仍然用刀枪剑戟作为主要武器,但是他们每个人也配发了3枚霹雳雷,必要时候,全部可以转化为掷弹兵。

    这样的战力,别说对方来五万人,就算来个十万人马,只要操作得当,也未必不能将他们留下来。虽然说,就算是正面对敌,自己麾下的部队也不惧五万东吴军,但是,黄叙在拥有优势战力的情况下,依然热衷于用计。

    黄叙军在南昌城下守株待兔的这段日子里,黄叙除了派人到处征集粮食外,还派出大量斥候到处侦察地形,一来是侦察东吴援军的动向,二来是寻找设伏的地点。

    借助于“中情局”快捷的信息传送络,黄叙很快就确定了东吴援军打算从水路过来。从荆州到南昌,直线距离并不算太远,大概一千多里,但是,走陆路的话,要穿过大片的蜀军占领区,而且期间河纵横,很不利于赶路。

    如果走陆路,东吴援军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赶到南昌,而且经过长途跋涉后,士卒肯定疲惫不堪,这个时候他们不但不能马上投入作战,还要小心防范不要被敌人偷袭。因为这个时候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必须休整一些时日才能投入战事。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打仗,将领们都喜欢在敌人初来乍到,尚未站稳脚跟的时候发起进攻。

    走水路虽然要兜远很多,差不多多走了一倍的路程,但是,时间上可能更快,因为顺江而下速度比两条腿走路快多了。而且士兵可以在船上休息,不用劳累赶路消耗体力。这样的话,士兵一下船就能作战,无需休整一段时间才能投入战斗。

    当然,这样行军也只有东吴水军才能做得到。如果换了蜀军或者魏军,光是征集船只就不是一年半载能完成的任务。毕竟要进行那么长距离的航行,可不是随便弄几条渔船能满足要求的。这个时代的大船可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多。

    而东吴水军有现成的战舰可以使用,船只问题根本不需要考虑。另外,没有坐过船的人,有很多会晕船,更何况是要坐那么长时间的船,尤其对于魏军这种北方旱鸭子居多的军队,估计有相当比例的士兵会晕船、不习惯船上的生活。

    这样一来,他们虽然不用日夜兼程赶路那么辛苦,可是却要饱受晕船的折磨,可能到达目的地后,会手脚发软,比赶了一千里路跟辛苦,更无法作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