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杂谈(第2/3页)  2000,实验中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译知道了“帅帅”的事情,公报私仇?黎笠实在想不通,就算是他和琦译私底下有过节,可身为堂堂班级干部,面对全班同学的监督,他还可以这么操作的吗!?难道真就能黑白颠倒,是非扭曲,只手遮天?看来这已经不是他认识的那个琦译了,黎笠没想到权力竟然可以将一个正常人变得如此可怕。

    最后黎笠在此实名举报,琦译自打当上生活委员就再没亲手做过值日!

    一个琦译已经面目全非,够可怕的了,但别忘了十班还有个张菁。张菁在纪律卫生方面更是严加看管,施尽淫威,表现可一点不比琦译差,琦译坏在台前,张菁的损则是于无声处,你不知道她何时何地出现,但其实她早就在暗中监视你好久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黎笠活泼好动的天性被严重束缚,被罚做值日时也偷懒无门。黎笠后来偷偷了解到,平常受这二人欺压迫害的同学可远远不止黎笠一人,民间对此怨声载道,老卢倒是颇为满意,这也让黎笠明白了琦菁二人肆无忌惮,恣意妄为的底气源头,如果黎笠想要以一己之力扳倒这两座大山,看来是任重而道远啊。

    最近老卢又布置了周记作业,以身边人为题材写一篇文章。黎笠写东西向来有感而发,记录生活中的人物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考,极少编造。如此题目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肯定是曝光琦译和张菁作恶多端的丑事啊!

    黎笠本已打定主意,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他的文章能被当众宣读,那么必将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整个十班群起反抗琦菁的热潮。可老卢像是知道他怎么想的,特意在最后强调:“文章内容要积极向上,要以反映当代中学生良好风貌为前题,严禁过度阐述矛盾纠纷,挑拨同学友爱关系,破环班级稳定团结。”黎笠再一次确认了以老卢为首的班级邪恶势力长期存在的事实。

    最后黎笠写的是班上一个叫房春的同学,其实他和房春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房春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早在小河沟拉练的时候,房春其实就是半夜睡梦中和黎笠对话的舍友。房春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其总是慢半拍的言行举止,天生自带喜感,为人又善良温和,黎笠觉得他特色鲜明,实在是无奈之下极好的素材。房春说话有些口吃,有时候嘴上的速度跟不上脑子转的速度,急的满脸通红,结果是更加语无伦次。黎笠经常不动声色的看在眼里,总能透过他忽快忽慢的话语感受到他清澈内心下的真情实意。

    拿到老卢布置的题目,一番利弊权衡后,黎笠第二时间想起了房春,他就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写在了作文中。重点不在于黎笠的作文,在于老卢看过后觉得不错,有意在课上读给全班。不过毕竟涉及到个人,老卢特意征求了房春的意见,并保证全篇内容绝不含一丝一毫恶意,房春很大度的同意了。其实黎笠和老卢有着相同的担心,在开始写的时候他就有这样的犹豫,虽然他本意想要表达美好,但还是觉得拿别人的言行说事有些欠妥。现在更担心听众意会错误,无形中给房春造成困扰。好在老卢提前做了引导,读文章时也隐去了房春的名字,但大家还是猜出了文中主人公,还跟随描述发出阵阵笑声,黎笠相信这绝不是嘲笑,同学们都挺喜欢房春。他看着一脸笑意的房春心中还是不无担心,只希望他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真诚,别无其他。

    黎笠近来常常晚回家,放学后和“狐朋狗友”们在七中后门的“小白房“厮混”。“小白房”因其外观得名,是一间里外都用大白粉刷成白色的小房子,夹在一排破旧房屋中异常突兀,小店主营麻辣烫,没有招牌,最初只卖三样东西,“辣粉儿”——一碗浇上麻辣汤底的宽粉条。“辣串儿”——一种片状的豆制品,类似油豆皮,但口感更厚实,串在竹签上,泡在麻辣汤底里,沾满了红红的汤汁。“辣焙子”——焙子(小城特有的饼状面食)夹辣串儿,焙子从中间切开,夹进几个辣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