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OICQ(第1/3页)  2000,实验中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一个叫oicq的软件在学生中流行开来,据说可以用它在电脑上和陌生人聊天,黎笠是从浩磊那听来的。两个人不用相互认识,也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更不用见面,天南海北国内国外都可以聊。

    时下的环境,大多还只是熟人社交,联络方式也仅限于固定电话,书信,面对面三种,市面上还有一种叫“大哥大”的东西,但那确实是大哥用的东西,主要功能为象征身份,普通老百姓难得一见。而眼前这个电脑上的oicq,使用成本亲民不说,竟然还可以足不出户勾搭陌生人,感觉和坐地日行八万里一样牛x,如此“新奇趣”物件对人民群众来说好比发现了一片新大陆。更为重要的是,oicq 减轻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交友的心理负担和道德责任,是一个解放天性的好去处。

    有些扯远了,回到黎笠这里。浩磊这时候正津津有味的给黎笠介绍他是如何如何同网上的陌生女孩聊天的,双方还约定后会有期。显然浩磊已经解锁了这项新技能,黎笠在听过浩磊眉飞色舞的一番描述后,马上有了种迫切想要进步的意愿。浩磊告诉他,上oicq要先去申请一个叫q号的东西,不过这个q号近来很是抢手,很难申请到,群众热情由此可见一斑。说来也是神奇,这东西从一诞生好像就成了老少咸宜的全民娱乐神器,黎笠身边不只学生年轻人在用在讨论,就连长辈们都在纷纷奔走相告,交流使用心得,张口闭口网上聊天,好像不赶这个时髦自己就落伍了。浩磊答应晚上去网吧帮黎笠试试,因为晚上申请的人少些,容易成功,白天基本上连想都不要想。

    虽然电脑飞入寻常百姓家已不再是多新鲜的事情,但动辄上万的价格,配上同样不菲的网费,家庭上网也远没到普及的地步,所以多数人还是得去网吧上网。话说回来,新事物的发展速度有时候就是一夜之间铺天盖地,几个月前还是“一条”上的电脑房,游戏室,现在新冒出来的场所,环境配置和“一条”相似,连上根网线,就改叫网吧了。

    现在小城网吧的行情是三块钱一小时,生意火爆,黑网吧林立,都藏身于民居中,一间屋子,几台电脑,也有规模大些的正规网吧,不过价格偏贵,查的严,但不管是什么网吧,去晚了基本没位。网吧这个新名词一叫开,独领风骚多年的“一条”渐渐走向没落。

    第二天上学,浩磊刚回到位子上就神采飞扬的对黎笠说:“昨晚运气不错,一口气申请到好几个!”说罢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几行号码。“这个号给你,你记一下”浩磊指着纸上的一串数字对黎笠说,黎笠如获至宝,赶紧拿笔记下来。南洋在旁边兴奋道:“你们是在说q号吗?我也没有诶,也给我一个呗。”浩磊听后赶紧把本子往回挪了挪:“很难申请的啊知不知道!我都是半夜去才申请到的!”黎笠也帮腔说:“就是,想要自己申请去,再说给你有什么好处啊?”本想着南洋会愤然甩手转头而去,结果她非但没生气,反倒得意洋洋的抛来一句极富杀伤力的话:“想不想知道雨蕾的事啊?”浩磊一听立马缴械,双手将本子奉上,末了不忘补一句:说话算话!接下来的几天就见浩磊和南洋老在那嘀嘀咕咕,黎笠一凑过去就被轰赶:“去去去,跟你有啥关系?”待遇差别如此之大,所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只为看浩磊担心秘密败漏的着急样。

    周末时黎笠和浩磊一起去网吧,不知何故oicq突然改名叫qq,总之认得企鹅图标就是了。黎笠在浩磊的指导下很快上手,起名字,选头像,填资料,加好友。他花了很长时间确定聊天对象,首先要是女生,年纪相仿,其次要在同个城市,最好是同间学校。黎笠挨个点开头像看资料,层层筛选后终于发出了人生第一个好友申请,对方很快通过验证,也就是说能对话了。可望着聊天小窗口,黎笠甚感茫然,说些什么好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