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学习,我玩儿的有点不踏实,但我知道你是去学习了,那么我可以选择是继续玩儿还是和你一样去学习,这样问题也不大,至少信息是对等的;最怕的就是我去玩儿,你说你也去玩儿,我相信了,觉得不学习也没什么问题,因为你也没学习嘛,可实际上你没去玩儿,偷偷去学习了,结果考试成绩一出来分还比我高,这我就不能接受了。因为我受到了直接的实质性的伤害,比如成绩下降,父母训斥,奖励泡汤等等。我会把原因归结为你的欺骗甚至是误导。
这就好比两个之前认识的人在街上遇到,一言不合大打出手,恰好地上有两把枪,一方不会用,而另一方捡起枪把不会用枪的毙了,本来没什么,技不如人嘛,可死的一方不干了,因为开枪的一方每天都说自己不会用枪,死的人觉得自己冤啊,是你说的你不会用枪啊!怎么现在又会了呢?还打的这么准!”以上就是被超越的人常有的心理活动。
“不学习”之人也很无辜,我是说我不会用枪,可我没强迫你不能去学啊,谁让你自己不去学,不会用的,现在死了反倒来怪我,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再说我恰好是蒙对了不行吗?结果“不学习”的人次次都能蒙对,大家就不再相信他是蒙的,而认为他是虚伪小人。
两边好像都没错,都有理,问题就出在表面上这是个潜规则,双方看似都遵循,表现出来的都一样,但一边展示的是全部,另一边给你看的是局部,把剩下的藏起来了。
当然不是说不能用功,而是你用功要让别人看到,或者不看到也行,最好别一直强调没用功,或者强调没用功还行,分数不要比别人高就可以,但如果违反了以上准则,就可能牵扯到人品问题了,所以说做人真的挺难的。具体表现为你要考虑别人的心理平衡问题,平衡不是看起来的对等,而是某种特殊的相对,就像“真聪明”即便是侮辱了普通人的智商,也不曾给自己招致多大的仇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平衡。但“不学习”只不过多考了几分,却人见人嫌,就是不平衡了。
还有几种情况会比较有趣。第一种,两方都说不会用枪,但其实都会用枪,相互之间也都知道对方会用枪,这时候比的就是谁的枪快了;第二种,两方都说不会用枪,但其实都会用枪,一方知道对方会用枪,另一方不知道,以为对方不会用,正常发挥下,还是比枪快,但如果不知情的一方轻敌,那就很可能会被反杀,轻敌的一方感受到的痛苦比普通人还要强上十倍;第三种,两方都说不会用枪,但其实都会用枪,相互之间都不知道对方会用枪,同样是正常比快,轻敌会死,但和上面不同的是,死的一方可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生的一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赢的,双方最终也不会知道彼此身份;第四种,两方都说不会用枪,而且真的不会用,那么无论相互之间知不知情,几方知情,对结果都没影响,因为谁也打不死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决胜;第五种,谁都没说话,这种情况最为复杂,不再一一列举,只说两种特例,一种是菜鸡互啄,满地打滚。一种是神仙打架,核弹满天飞。
如果以危害性来排序的话,会用枪但隐藏的很好的人在前,其次是会用枪但露出马脚的,不能确定位次的是扔核弹的,如果他扔向别人,那无人可敌,自然排在第一位,但这种人也最有可能排名垫底,因为他们不高兴了能朝自己扔核弹。
考试进程很快,排名一出来,黎笠庆幸交差之余也有些不满足。第十四名,一个看似差不多但还不能归入好学生行列的名次。“要是能进前十名就好了。”黎笠的不满足正来源于此,前十名无疑才是好学生的基准线。黎笠留意了一下排在前面的同学,熟悉的人有轶朝,河明,同桌南洋,还有军训时同宿舍看书的小眼镜,叫志强,不熟悉的是几个女生。成绩公布后家长会自然如影随形,父母对黎笠的成绩持“继续努力”态度,,母亲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