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二七章 荒唐(第1/2页)  雁西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些人本无心为乱,只是活不下去而已。

    他们此刻血脉偾张,理智被火光和鲜血所激荡,个个均红了眼。

    然而在安之眼中他们已与尸体无异。

    他转身走下望楼,根据记忆往代王府方向去。

    除了巡抚衙门与总兵府外,大同城中最有分量的府庭便是代王府邸。倘若代王府也遭了劫难,那么这场兵变的性质就不同了——诛杀皇亲是可以按谋逆罪论的。

    一路上到处是奔走慌乱的人群,路过行都司时还可看见带着镣铐的囚犯择路而逃。

    安之绕开四牌楼那一带抢夺仓粮的乱军和百姓,靠进代王府所在的那片地。

    远远可见乱军高举火把,将整座代王府团团围住。王府卫兵手执枪矛与乱军对峙,人数却相差悬殊。

    安之闪进小胡同中,目不转睛盯着王府金漆朱门前的动静。

    只见乱军阵前有首领模样的人朝内高声喊话,因离得太远而听不真切。

    安之不由皱眉。

    乱兵仅仅是将代王府围住而没有动手,可见也知道诛杀皇亲的罪名与火烧巡抚衙门的罪名大不相同。

    然代王府仅有部分卫兵与代王亲卫,全然没有能力镇压乱军,为何这些人却还要在此地以针锋相对之势与之交涉呢?

    他们所图是什么?

    天边夜色越来越沉,是破晓前的黑暗。

    代王府中始终没有动静,乱军开始有些按奈不住的骚动起来。有人又朝内高声喊话,这次安之隐约听见“放火”、“鱼死网破”之类。

    他神色微变。

    王府大门终于缓缓打开。

    从里头走出一人,火光映照下见其一身锦鸡绯袍,头戴乌纱,神容凛廪。

    安之猜此人应该就是大同巡抚金忠。

    然而不待他多想,便见乱军中有人大迈一步上前,手中长刀在火光下反射出一道刺目的光,直直捅进金忠的胸膛!

    刀拔出来时金忠瘫软倒地,周围立时有人围了上去。

    几人将金忠的尸身抬走,而后围住王府的乱军也陆续撤去。

    第二日,金忠与济善的尸首被悬吊于城墙上,安之混在围观百姓中,耳边被一片叫好声淹没。

    ……金忠一死,调兵之令便必须等京城兵部商议才能定下,这就给了乱军足够的时间做应对。

    他隐去面上神色,静静离开人群回到四牌楼前关帝庙中。

    那里依旧有人在派发仓粮,也依旧有附近百姓自城外涌进来领粮。关帝庙里还寄宿了许多不被允许出城又无家可归的人——大同府的富户豪门几乎都被打砸抢烧了。

    安之昨夜在关帝庙挂了单,称自己是路过的行脚僧。

    他整日极少与人交谈,通常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寺庙寮房的角落里听着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消息。

    几日后,乱军首领开始关闭城门、布置防务,以准备应对将要到来的镇压,而大同府附近百姓与此次兵变之乱军多是骨血相连的亲人,故而纷纷为城中乱军行方便之事。

    这期间,大同左、右二卫亦跟着起乱,卫所官兵将抢占屯田的京中官员之家奴尽数打杀。

    消息传到京中,昭和帝勃然大怒。

    大同乃九边重镇,引起此回兵变的问题其余边镇不是没有。倘若兵变波及其他边镇,那大越边境的防御之力便会因内患而大大削弱甚至边防崩溃!

    昭和帝命兵部职方司立时拟出平乱方案,然而态势判断、拟定计划以及军需统筹都需要时间,且又是责任极大之事,往常便是一个粮饷数额都需要几个人之间推诿好几个来回方才能定下,又如何能在短时间内便给出平乱方案?

    职方司头疼的不行,索性脑门一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