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圣仁(第1/2页)  雁西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程时目光一沉,没有说话。

    他看向不远处祠堂前派发米粥与馒头的棚子,那里有不少家仆在巡值卫兵的长矛下安静排队静候领取食物。

    ……就像灾民一般。

    此地迁居之百姓以城中显达门户居多,济南府的官员既怕那些游手之徒在城中生事惊动天颜,又怕他们在此地生乱惹出是非,便将人赶去别处。

    然而济南府辖哪还有兵力可以牵管制约那些人。

    程时收回目光。

    容潜这番安排是合理的,京畿卫指挥使随身护驾,此刻城外品阶最大、能行事立断的只有他和容潜。

    那些游手之徒若不闻不问放之任之,便是极大的隐患,但若要将此事全权交付容潜……

    他看着容潜,却扬声道:

    “杨翰,你自朱雀营带两队人,随承恩候世子同去。”

    杨翰一怔,容潜闻言看了杨翰一眼,没说什么转身迈开大步离去。

    杨翰忙招了人急急跟上。

    程时沉下脸,转过身看着祠堂前集聚的人群,目中露出肃杀之色。

    “千翠百鸟朝凤羽衣一挂——”

    “展子虔《游春图》——”

    “福禄寿百仙贺诞珊瑚一座——”

    ……

    内侍尖细的声音回荡在开阔厅堂中,一件件献给昭和帝的名贵物件呈在楠木雕龙黑漆盘上,由随侍内监端到临时阁议处。

    程原恩负手看着随行史吏官将这些物件一样样详细记录在随行录上,不由微微皱眉。

    今夜房氏族人与济南多位名绅鸿儒与宴,对昭和帝大加捧赞奉迎并献礼,除了涕零感激皇恩外,又将昭和帝此行之举抬到了千古贤帝的份上。

    昭和帝这一路听多了夸赞已然有些飘然,又在宁王提议下同意赋诗以示恩泽,提笔写了首字句间满是浩荡君恩的诗赠与房氏一族做传家。

    ……宁王的行径,实在太过诡异。

    他自出巡起便一力抬升此行泽被之恩典,又因着各处府吏所荐面圣之人的吹捧,昭和帝对安排此次祭天行程的工部与礼部极为满意,陈考如今说是御前第一人,可谓一点也不过为。

    可宁王怎会为陈考造势?

    而且,陈考这边红得发紫,万蔚却自出巡起便一直告病躲得远远的,这一切太不合情理!

    程原恩缓缓走到值房外,深深吐出一口气。

    司礼监随堂太监拿着一卷文纸匆匆而来,向程原恩见礼后,将文纸递与他道:

    “程大人,这是明日打算发出去的邸报内容,您瞧着若无问题,便请拟个折,咱家好拿回去请冯公公盖了印连夜誊抄。”

    程原恩接过文纸打开:

    ……百姓涕零,盖所呈之物不分重轻,纷纷献忠以匍谢仁心圣明。

    就听那随堂太监在旁轻轻笑道:

    “这是方才陈阁老口述,咱家笔录的……皇上也听见了。”

    那就是昭和帝要发,交给阁议拟折不过是走个形式,有个正式发邸报的名路罢了。

    程原恩垂下眼,笑道:

    “还请公公稍后。”

    他转身回值房,提笔按着文纸上字句在奏折上抄了一遍,一个字也未改。

    而后他将奏折交给随堂太监,那太监打开扫了眼,又笑着匆匆离去了。

    程原恩心下微沉。

    昭和帝迫不及待要天下臣民知道他圣心仁怀及百姓爱戴,此邸报文书必然连夜誊抄传出。待此邸报发出,不出三日,全国府县臣民便都会知道皇帝此行祭天是多么仁心仁德之举。

    倘若此间出了什么事……程原恩自袖中取出一个翡翠鼻烟壶,放在鼻下轻嗅一阵。

    他闭上眼,靠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