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日后打算(第1/2页)  雁西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人臣者当粉身以忠君事主,这是毋需多言的道理。

    程钦这样问,往了说是明哲保身,若往大了说……可谓已然存了不臣之心!

    程原恩从未想过有一日会从程钦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他看着程钦,半晌才开口:

    “父亲,可是……有人找上了您?”

    谁知程钦却呵呵一笑:

    “行将就木之人,谁会在老夫身上费时间?”他看了程原恩一眼,“要找,那也是找到你与世安处。”

    程原恩不由松了口气。

    他想了想,道:

    “如今朝廷政务确然诸多弊端,但泱泱皇土尽归天子,古有华夷之辨、今有君臣大义,都是根植于天下万千士子骨血里的……想以偏隅之力撼百年江山,只怕终成黄粱一梦。”

    程钦点头。

    程原恩说的没错,若城阳王想仅凭西北两处军镇之力南下夺朝,那当真是痴人说梦。

    程原恩继续道:

    “举国入籍兵士一百五十万,其中九边驻兵六十八万,云贵川驻兵三十万,福建浙江驻兵各十万,京畿戍卫二十万,其余兵士各地分布,另还有未入籍民兵及西南土兵共计十七万……甘肃宁夏两镇区区八万人,又如何与举国之力相抗?”

    程钦听到这,却忽然抬眼看向程原恩,问道:

    “所谓偏隅,不过你我所知罢了……倘若并非是偏隅呢?”他忽得目光凌厉,“辽东如何?山西宣府大同如何?四川如何?还有那姚为礼所在之湖广,又如何?”

    程原恩不由一惊:

    “何意?!”

    程钦神色莫测,看着他半晌却忽然低笑一声:

    “不必当真……老夫仅那么一问罢了。”

    程原恩却看着程钦半晌,沉声答道:

    “辽东驻兵二十万,宣府八万,大同五万,四川驻兵三万、民兵十万,湖广驻兵虽少,却是米粮大省,若截了粮道运输,前往北线的将士便只有饿死的份。”

    莫说北线将士,四川湖广若米粮不至,京畿与周遭几省的百姓也得饿死!

    程原恩是吏部侍郎,这些事牵扯兵部、户部、工部,他鞭长莫及。

    “父亲,所谓天子,乃天定之子、民心所向……师出离道者,岂能得天下民心所附?”

    程原恩垂目轻言,话语中有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犹疑。

    书桌上的檀香静静燃着一缕白烟。

    程钦与程原恩谁也没有说话,两人默默相对许久后程钦才打破沉寂。

    他耷拉下眉眼,叹道:

    “正明啊,这些年你高居庙堂,终日埋在奏章与同僚中……已有多久不曾见过民间百态?”

    程原恩不语。

    程钦的意思他清楚,只是他自受孔孟之道,学的是君为天、念得是臣为子。

    程钦继续道:

    “你自聪慧向学、立志高远,老夫虽一介武夫,却极尽了所能培养你走文路,这许就是咱们爷俩不同之处。”他神色淡去,肃起面容道,“你们读圣贤书,学君臣义,心中念念乃忠君事主……咱们朝的文人呐,命可丢,气节不能坏。”

    程原恩面上不由微微露出些不自在:

    “父亲,儿子并非……”

    程钦摆手打断他:

    “老夫却以为,你等立誓为天下苍生谋福者,应当忠民重于忠君,事国重于事主。”

    此话可谓大逆不道!

    程原恩看着程钦,脑中居然不合时宜地冒出个念头——老四那性子,源头竟是在父亲这儿。

    他如今早已习惯山水不露,心下越是震惊、面上越是镇定。

    程原恩将捏紧成拳的手藏于袖袍中,沉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