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三章 秉蕑宴(第1/2页)  雁西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月十二,孟夏戴胜降于桑。

    太原府治阳曲县王府,在这一日大开三间五架金漆兽面衔环门。

    八椒图外迎驷马,檐牙阁中宴凤雏。高朋满座,门不停宾。

    身穿一色水绿薄绸比甲的丫鬟们手中端着金漆榆木果盘,盛着桃榴瓜果、酒水糕点,鱼贯穿过卧波廊腰,来到府中大花园。

    大花园的正中是一片挖凿的人工湖,倚湖围建着一圈雕栏楼。

    当中最宽阔的一座楼高三层,悬匾“兰桂同芳”。楼前搭建了一片临水台,台上曲亭戏阁、玉石桌椅,人声晏晏。

    宽阔花厅的一排窗格前,或立或坐着许多姝丽少女,说笑轻谈,间或悄悄指了楼下水台附耳低语。

    程曦与王靠在二楼镂花窗格后,看着底下吟诗题词、高谈阔论的一众风流少年。

    “这是‘秉蕑宴’,”王笑着同程曦解释,“每回凡有聚众之会,咱们几家的晚辈便会参加这秉蕑宴,很是热闹!”

    王口中的“几家”,指的是五姓七家。

    程曦前世也参加了这聚宴,那时她就被震惊了。

    秉蕑之名取自《诗·溱洧》中‘士与女,方秉蕳兮’,是几家流传了几代的习惯,专为未曾订鸳盟的少年男女所设,以博才名,以谋佳缘——便是名字也颇为大胆肆意,毫不介意世俗眼光。

    这几家家风尚且保留了前前朝的大胆与开放,男女之防并不如京中那般严谨。加之几家晚辈均为人中凤雏,所行之事又颇为雅致,故而世人谈论起来不见轻蔑,反而添了分才子佳人的风流。

    程曦目光转过,见花厅中少女们均落落大方的围观着底下少年才子。而水台上的男子们则洒脱无忌,谈笑风生,并无人朝楼上打量张望。

    王指着水台上置放的笔墨纹纸,笑着继续道:

    “这宴会最是考才华,一会儿会行三样趣事。他们的是品茶、作诗、论赋,咱们是煮茶、谈书、赋词。”

    王将程曦吊在手上甩着玩的翠羽绸花拿过来,帮她挂在腰带上:

    “……待最后将绸花并着赋词一道送去由底下甄选,若有人选了你的花,你这才情名声可就落定了!”

    兴许还能得一门良缘。

    这才是众多少男少女热衷参与的原因。

    在这里的都是门庭相当之人,几家姻亲关系错综复杂,数不出五代必然有亲。故而若有相悦者,长辈通常是乐见其成的。

    前世程曦参加这秉蕑宴,确实也卯足了劲展露所学。

    煮茶、谈书均博得在场女子的赞赏,而最后的赋词,她选了一位崔家公子所谈之长安盛世,虽然不算出彩,但也没落下乘。

    那次宴会后,程曦“武将家女儿”的名声便彻底摘除了,她为此很是高兴了一阵。

    “我不会这些文绉绉的玩法。”她笑嘻嘻地将翠羽绸花取下,与王的琉璃石绸花放在一道,“你去罢,两朵都给你!”

    王不由“哎呀”了声:

    “你别怕!我知你不爱这些,但我会帮你的,保管你能取个好名声!”

    她急急将翠羽绸花又塞回程曦怀中——反正就算程曦最后写一首打油诗,五哥也定会将她的花取走。

    这几日相处下来,她颇喜欢程曦的性子。在得知程曦竟去过西境,走过许多地方后,她羡慕的不得了,几乎日日缠着程曦问路上所见趣事。

    王想帮王骞,若是程曦能在寿宴聚会中博个好名声,兴许她嫁给王骞的阻碍会一些。

    程曦哪里能猜到王这番心思。

    她任由王将花又挂回自己身上,想着一会就装死到底。

    她们旁边的窗格前,有少女低低地与同伴道:

    “那是王骞……他今日竟也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