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查探(第1/2页)  雁西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晚的赏月宴摆在了冯府水阁中,叶氏由袁夫人等人陪着,程曦则与几家姑娘坐在一桌上。

    冯府内花园的临湖水阁造的极为讨巧,水台上望去,正好可以瞧见圆月与水面印月遥相呼应,加之水中假山与曲桥烘托,就更显景观生趣。

    叶氏赞叹了两回,惹得冯太太受宠若惊。

    程曦因记挂水患一事而心中沉沉,赏月的兴致并不大。然而朱乐君与丁培兰等人却好像忽然跟她亲近起来,来凑着趣了许多话。

    程曦懒得去猜这些姐们的心思,随口陪她们聊了几句,权当是哄孩玩儿。

    席间袁夫人让丫鬟来将她请去夫人太太们那里话。

    程曦简直不知道袁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凭什么将这些官太太当作长辈来作陪?谁给的她们脸面?

    她让锦心去与叶氏,自己乏了。

    叶氏深知程曦这两年脾气越来越随性,若是真惹恼了只怕当场甩脸子也是会的。

    叶氏并不在乎这些鄂州府的官太太们怎么想,却怕人言可畏,程曦被传出骄纵无礼的名声来——她这几年将所有对孙子们婚事的操心,都转嫁到了程曦身上。

    她对袁夫人自己累了,大家忙众星拱月般送了叶氏与程曦出府归去。

    一上马车,叶氏便笑着拉过程曦的手问道:

    “怎得,与这些姐们不来?觉得不好玩吗?”

    程曦皱了皱鼻子,嘻嘻一笑:

    “祖母,您也不觉累得慌!这脸面给过一次就够了,太好话别人还当咱们这旗子好扯呢!”

    叶氏便在心中叹气,若不是为了程曦能交几个得上话的姊妹,安安分分的与女孩子们一处玩,她又哪里耐烦应付这些?

    偏偏程曦这几年像个猴儿似的越来越不受管束,而叶氏每每与程钦提及,刚开个话头便让程钦驳了回来。

    叶氏暗想,最多不过两年儿子媳妇要给九儿相看人家,届时他们发现一个好好的娇娇女被养成了这样脾气,自己可怎么交代是好?

    叶氏愁得头发都白了几根,暗总得想个法子将程曦拘在府里收收心。

    然而不过两日,程曦就与程钦打了个招呼,换上一身锦袍带着秦肖大摇大摆地出门去了。

    她在几条繁华的街上随处晃悠,将冯家的几个铺子都逛了一圈。

    那日赏月宴,冯三姐拿出一匣子琉璃珠来给大家串手珠,也就是变相的送礼。

    琉璃此物极为罕有,冯三姐这一匣琉璃,虽然比不得殿前皇帝赐给状元郎的琉璃佩那般成色上佳,却也是山东来的好物。便是串成一串手珠只怕也要几十两银子。

    程曦并没有随众人一道串手珠,只象征性地选了两颗让锦心拿着,是打络子用。

    冯三姐当时没多劝,隔日却让人送了一个匣子来,里头装着两串琉璃手珠,粒粒晶圆透亮,成色上佳。

    程曦便去跟狄妈妈打听,得知冯家祖上本是走商的,后来渐渐的家业发达起来。到了冯宝禄手里,他心眼活络,手笔又大,如今最大的生意是一座金银楼,还顺带做些粮油铺子、酒楼的生意。

    程曦去冯家的金银楼看过,里头除了现成的金银首饰,还有各色玉石珠宝。另外,冯家还回收成色上佳的旧首饰去融了铸新,这就是变相的做死当生意——朝廷是禁止民间私铸金银的。

    她用两天功夫几乎逛了一遍鄂州府,发现整个鄂州大的金银楼仅只冯家一家,几处较大的酒楼也都是冯家名下或参股的产业,而粮油铺子更是随处可见“冯记”招牌。

    这种一家独大的现象太不合理,程曦猜测冯家的生意必然有当地官员参了份子。

    她回去后与程钦了这些事。

    程钦正在写字,闻言只点点头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