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父亲(第1/2页)  雁西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记忆中,父亲面目端肃,不怎么爱笑。她小时候,父亲外放为官,常年不得见面。等到父亲入京时,她已经长大了。

    父女俩较为生疏。

    她入宫后,每次见面父亲都是穿着绯色锦鸡袍,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与她说话都是打着官腔,谈的也多是关于宁王。

    她从前最不爱和父亲相处。

    但正是这样的父亲,为了她殚精竭虑辅佐宁王,步步为谋,直到含冤入狱时仍念着她——父亲一力揽下“唆使”的罪名,维护皇家那飘零的最后颜面,昭和帝开恩容许她圈禁荣福宫。

    程曦想到这些,泪盈于睫。

    她掰着手指头数日子,三天两头去王氏那里打听父亲何时回来。

    王氏便私底下同袁妈妈嘀咕:

    “这女儿果然是向着爹爹的,曦姐儿打小就没见过正明几回,偏就这样期盼!”

    袁妈妈笑王氏捻醋:

    “这是天生的亲情,骨血里连着的!太太您还不是从小亲近老爷!”

    王氏哼了声,揭过这一茬,拿起沈家送来的陪嫁单子看。

    沈缳的嫁妆很丰厚。

    王氏并不图儿媳妇什么,程家如今日益显达,早已不是她初嫁进来时的模样。

    沈缳的嫁妆多也好,少也好,于王氏来讲意义不大——程昭若要靠媳妇的陪嫁过日子,那也太窝囊了。

    她此刻想的是沈绰的亲事。

    像沈家这样的门庭,嫁女儿一般都有定制,写进陪嫁单子的全都是明面上过了公中账目的。

    从沈缳的陪嫁来看,沈家果然家底丰厚。

    当初沈二太太请王氏帮着牵线保媒,王氏最初属意的是沈家四小姐沈纭。

    只是沈纭机灵过了头。

    后来王氏替沈绰牵了左佥都御史府上的媒,说的是左佥都御史罗汝珅的小儿子。

    都察院清贫没油水,而沈家有钱。

    沈绰不善交际和操持家事,嫁与罗家幼子却是正好。

    两家都对这门亲事很满意。

    另有一层,此后程家与罗家也算是拐着弯的亲戚了。

    程家发家致此,交际人脉多是武官一系,承的关系均是老爷子当年的同袍。

    而大爷程原恩走的却是文官路子,多一些罗家这样的姻亲,于程原恩来说更为有利。

    王氏放下陪嫁单子,问道:

    “昭哥儿走了几天?”

    程昭已经带着迎亲队伍出发去晋中接新娘。

    袁妈妈想了想,道:

    “是上月十二走的,已有二十天了,想来应该已经到了晋中。”

    王氏算着日子应该来得及。

    她起身去了撷芳院。

    程昭成婚后,将和沈缳住在撷芳院,那儿离凭澜居很近,也是在府中的东边位置。

    王氏进了撷芳院,见丫鬟婆子们里里外外忙着布置。

    新房是重新修葺粉饰过的,床褥被子却要等沈缳的嫁妆到了才能铺上。紫黛领着管库房婆子在屋里,身后小丫鬟们手中捧着一摞一摞的纱、绡、绸等。

    有个小身影在当中钻来钻去。

    “太太!”

    有小丫鬟见了王氏,忙低身行礼。

    紫黛和库房管事婆子闻声回过头,也连忙上前给王氏行礼。

    正在床前张望的小身影,便蹭蹭蹭地跑到王氏身边:

    “母亲!”

    王氏笑着摸了摸程曦的脑袋,拉起她小手,笑着问:

    “你怎得跑到这里来添乱。”

    程曦嘻嘻地笑。

    王氏转头去看小丫鬟手中捧着的料子,紫黛忙上前细说——此前她们正在选屋里作帘子和帐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