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董卓提亲孙坚,孙坚离盟(第1/2页)  大汉之我是董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董卓降临泗水城,在诸侯联盟中引起一阵轰动。

    泗水城易攻难守,诸侯哪个不想擒拿董卓立下不世之功,纷纷请愿进攻泗水城。

    袁绍召集诸侯于盟军大营商量进攻泗水城之事。

    曹操建议诸侯分兵进攻。

    诸侯中东郡太守乔瑁与兖州刺史刘岱有仇,济北鲍信与袁绍不睦,长沙太守孙坚与袁术不共戴天,北平公孙瓒与冀州韩馥早有苟且。

    这些人中多有与曹操交善者,所以曹操建议分兵,避免诸侯内战。

    袁绍同样明白其中的道道,赞同曹操的提议。

    诸侯分兵两路进攻泗水城,一路从陈留进荥阳进攻,一路渡洛水从河内进攻。

    董卓来到泗水城准备好了一切,开始执行后续的计划,提亲。

    提亲的人和礼品具已备好,现在只缺一个去提亲的人。

    董卓一直思考这个人选的问题,本来贾诩和李儒二人,不管哪一个完全可以胜任董卓这个的计划。

    但是董卓不放心。

    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是三国中杀使的诸侯还少吗?万一损失一人,董卓不是要心痛半年?

    思考之下,董卓想到了一个人。

    李肃,这个人不是个好东西,至少在董卓眼里是这样的,因为董卓的死有一半是他的功劳。

    他最先是董卓的手下,和吕布的乡人,丁原率军攻打董卓之时,自荐前去说服吕布斩杀丁原,让吕布投降董卓。

    后来王允要杀董卓,又是他自荐去劝说吕布动手,而且引诱董卓掉入王允设计的圈套,致使董卓被吕布所杀。

    最后,与李榷郭汜二人交战时大败,被吕布斩了。

    董卓早就知道李肃是个小人,而且心思不正,至于为什么不杀他,董卓有自己的看法。

    小人有时候比君子好用很多。

    这次便派李肃为使,前去孙坚营求亲,就算死了,董卓只当孙坚帮他动手。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也曾向孙坚求亲,欲将女儿嫁给孙坚的儿子,只不过那时董卓的目的是拉拢孙坚。

    此时董卓却是为了离间孙坚与诸侯。

    李肃由于死的早,一生两次为使,具是教唆吕布杀义父,这次总算干了件好事。

    率领送礼的大军吹锣打鼓的向孙坚大营而去。

    诸侯营帐距离孙坚大营不远,李肃声势过大,很多诸侯都注意到此处的变化,叫人前来打探。

    李肃有意透露,诸侯很容易便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各自怀着心思猜测董卓的意图,暗暗开始警惕孙坚。

    求亲的队伍进入孙坚的营帐,报明意图,孙坚很大气,没有因为前战失利,而心怀恶意。

    大大方方的接见了李肃。

    如历史一般,孙坚没有接受董卓的求亲,将李肃请出了大营。

    李肃继续吹锣打鼓返回泗水城,搞得好像成功了一般。

    诸侯不放心,派人前来询问孙坚,袁绍亦派人前来。

    孙坚直言:拒绝了董卓求亲。

    诸侯半信半疑,袁绍直接怀疑,袁术更不用说,一直劝说袁绍将孙坚赶出盟军。

    袁绍听了袁术的谏言意动,孙坚兵力大损,与诸侯来说基本没有丝毫利用价值,留着图惹是非,不如赶出盟军。

    许攸是个明白人,此时赶走孙坚,得罪猛虎孙坚,且于名声大有损害,大大的不利。其劝说袁绍勿行此事。

    袁绍一时难定,邀请诸侯前来商议,却唯独没有邀请孙坚。

    商议一番也没有商议出个结果,诸侯都有意赶走孙坚,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说出来。

    曹操为人聪明,猜测这可能是董卓的离间之计,但是难逆诸侯大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