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桃花寺里的老和尚(第2/4页)  一剑封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远离桃花山。

    说罢,住持老和尚走出了禅房,至于白狐听不听得懂,他并不在意,一场机缘可能会造就它,也可能毁灭它,其间所看的,还是趋福避祸的悟性。

    有些秘密,是隐藏不了的。

    王元宝觉得住持老和尚变了,说不上具体的改变,只是王元宝的直觉。

    大雄宝殿里,亮着一盏青灯,摇曳不定的灯火,就一如心尖上的悲欢离合,掩映着世尊的泥坯。

    世人都以金铜铸佛,这也是山下朝堂里那位蛮儿皇帝灭佛的原因之一,发动战争,需要大量的金银财货。

    住持老和尚波澜不惊的脸上,交错着愁苦,但终究还是佛与魔的争锋,打开了深渊的枷锁,就要承担深渊的侵蚀。

    末法时代里的修行人,最为渴望的,便是住持老和尚心湖下的深渊。

    未来的风雨,欲来。

    大殿内住持老和尚的诵经声渐渐平缓,王元宝抹了抹嘴,跑着进了殿内,晚课是不能停的。

    王元宝却没有心情诵经,好奇宝宝般地问道:“师父你刚才使的是啥法子,能教给我吗?”

    撇了眼满脸希冀的王元宝,住持老和尚笑道:“元宝什么时候这么好学了?先把《金刚经》学会再说,要不啊,别想。”

    王元宝一听,顿时苦起了脸道:“师父你还没说你用的神通的名字呢!”

    “等你啥时候把《金刚经》学会了,我再告诉你。”

    说罢,住持老和尚眼观鼻,鼻观心地颂起了佛经,这满山桃树里,只有大殿里孤亮着盏青灯。

    王元宝气鼓鼓地拿起手边的经书,翻开,赌气似得读起了冗长的经文,漫漫长夜时间长。

    读了不到五页,王元宝的上眼皮和下眼皮便开始打架,不一会儿,刚才还雄心壮志说要学会《金刚经》的和尚王元宝一头栽倒在蒲团上,睡着了。

    住持老和尚停了诵经声,看着呼呼大睡的王元宝无奈地叹了口气,解下僧袍盖在了王元宝身上,山上夜里寒凉,不盖些东西睡觉,怕是要着凉的。

    抬头望去,世尊的泥坯在灯火中明灭不定,有没有佛,住持老和尚不知道,但佛法确实可以救人。

    摸摸王元宝的头,住持老和尚自语道:“这身法门不是不想交,而是不适合,山上山下的事,不接触是好的,人心鬼蜮,大道之行走的许多都是庙堂与江湖,高与远之间还有座天下。”

    王元宝咂了咂嘴,翻了个身梦呓道:“后,,后山的桃,,桃好吃……”

    住持老和尚慈祥一笑,伸手擦去王元宝嘴角地口水,给明灭不定的青灯里添了些灯油,罩上了层轻纱。而大殿角落里,还有一碗凉了的粥。

    爱蛾莫点灯,怜鼠常留饭。

    慈悲大抵如此。

    颂佛声在寂静夜色里,并不突兀。

    有青灯古佛黄卷相伴,再加上个问东问西的和尚,寺院虽空,但心却是满的。

    夜还长……

    山下朝堂里的王公大臣们散了朝,褪去庄严肃穆的官冕,换上宽松舒适的衣袍,他们的一天才真正开始。

    而金水桥下的乞儿的一天也才开始,乞讨所得,在临近中秋的日子还看得过去,但若是冬日来到,只怕熬不过的,死了的,绝不会少。

    虽然京城太安城附近的佛寺在皇帝的灭佛令下荒废,但也不会让衣不蔽体的乞儿进去,寺院里的和尚强迫还俗充做了军卒,至于佛寺里金铜铸造的佛像,则成了市坊间流通的钱财。

    皇帝灭佛的根本原因,是南征缺乏兵源和饷银,宰辅建言的灭佛兴百家不过是个幌子。

    信仰世尊的大臣家里还是一如既往地焚香礼佛。

    宰辅官邸里,灯火葳蕤,作为北阳王朝的宰辅,赵谦之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