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1(第1/7页)  细君公主——泪洒草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秋风习习,牧草还青,对于游牧民族乌孙来说,草原上的牲畜正是膘肥体壮的季节,也是毡房内肉香酒浓的时候。

    今秋,伊塞克湖的水格外的清,清得能照出人影;那伦克尔草原的草格外的丰,丰得吃肥了马,吃肥了牛,吃肥了满山遍野的羊群,整个草原上一片兴旺的景象。

    如今的乌孙国,首都设在伊塞克湖岸边的赤谷城(伊什提克),距汉朝京城西安(长安)八千九百九十里。到汉朝所设最近的西域都护治所轮台城(乌垒城)一千七百二十一里。

    乌孙有牧民十二万户,人口六十三万,军队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在以大昆莫猎骄靡为首的统治集团中,有相(太子),大禄,左右大将二人,侯三人,大将、都尉各一人,大监二人,大吏一人,舍中大吏二人,骑君一人。土地平坦,丘陵草原,春夏季多雨,气候寒凉,山上多青草松杉。生活习惯基本和匈奴相同,种粮者很少,多数人随牲畜逐水草而居。居民多以养马、牛、羊、骆驼为主,富有者可养马四五百匹,牛羊数千只。民性刚强,是一个强大的草原国家。

    今天,在赤谷城乌孙王的大帐内,大昆莫(皇帝)猎骄靡端坐带中央的软塌上,台下一边坐着伊塞克王阿克阿尔斯,伊犁王别克阿尔斯,汗腾格里王江提阿尔斯。另一边依次坐着丞相(太子:大儿子)、大禄(二儿子)、离赤谷城较近的几名兀鲁思、阿洛斯等人,这一次会议可谓是国家的统治者与部落的召集者云集的会议。

    因为大昆莫猎骄靡接到军须靡派骑君送来的快报,说汉朝的细君公主已经到了赛里木湖,不日就要抵达赤谷城,今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迎接汉家公主。

    迎娶这件事的本身并不复杂,如果是在本民族内,猎骄靡迎娶新娘,只要简单的杀一百只牛,一百只羊,一百峰骆驼,有充足的马奶酒,各个部落王代表庆贺一下就行了。

    由于匈奴的狐鹿姑公主也是马背上长大的,骑乘技术好,行军速度极快,在一个月前,匈奴军臣单于的送亲使团就到了,力逼猎骄靡立即举行结婚仪式。当时,大昆莫猎骄靡非常生气,自己没有向匈奴求婚,何来的迎娶公主?后来考虑到乌孙民众的安全也就忍了。

    可是猎骄靡还是百般推辞,说是时间紧结婚的新毡房等物件没有准备好,远处的王爷、兀鲁思、阿洛斯不能及时赶到,草原上的舞蹈没有排练,给公主的聘礼准备不充分,怕伤了狐鹿姑公主的心。可是,匈奴的送亲代表就是不同意,并言明一切从简,抓紧时间举行婚礼。看来匈奴人的目的很明确——早于细君公主举行婚礼。

    无奈的猎骄靡通过与部落中的首领,朝中官员大禄、翕侯、都尉们商议,有些人认为匈奴毕竟是乌孙的近邻,一是早年匈奴的老上单于抚养猎骄靡,并且在伊犁河流域帮助他打败大月支,才使乌孙重新有了自己的草原。二是老上单于逝世以后,尽管军臣单于多次到乌孙边界上掠取奴隶、财物和牲畜,但是经过数次抵抗,乌孙均取得了胜利,两国的关系毕竟没有彻底破裂,现在还维持着现状,作为乌孙不易首先表示出决裂的迹象。三是根据西域三十六国所居草原上的形势,匈奴仍然是草原上最强大的民族,既然军臣单于派人送来了狐鹿姑公主给大昆莫做夫人,还是按照他们的意见尽早举行结婚仪式,然后打发来使回去,免生祸端为好。四是匈奴单于的用意很明确,急匆匆地早于汉朝送来公主,目的就是要抢先“左夫人”的位置。

    为了不得罪匈奴人,大昆莫猎骄靡与匈奴公主狐鹿姑在赤谷城举行了结婚仪式,并把她立为乌孙的“左夫人”,设一处大毡房另住。仪式结束以后,乌孙送给匈奴一千匹马、一千头牛、五百峰骆驼和一些毛皮等物,作为补偿狐鹿姑公主的聘礼,打发送亲来使回匈奴去了。

    如今,要迎娶的细君公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