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第1/14页)  细君公主——泪洒草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年(公元前 113年)的秋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早,急急忙忙在十月的初始,把早霜漫天撒向黄土高原,秋风驱赶着绿色,把汾河两岸树叶变成了金黄。秋凉在田野里催动着农人忙碌着,满地里的大豆、绿豆收完了,高粱砍到了……。只有汾河岸边零零星星的马尾草,一行行的红柳和白腊条虽然已经绿褪叶尽,还威风凛凛的挺立在那里,象征着自身的彪悍和威武。碧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和南飞的雁阵,把天地自然地组成了一幅萧萧飒飒、秋色浓重的图画。

    蜿蜒千里的汾河,是黄土高原上最大的一条河水,这条发源于吕梁山北麓的河流,随着吕梁山脉从东北方向一路奔腾地走来,又丰满的向西南方流去,经太原、汾阳、霍州,到河津水面越来越宽,犹如一条黄龙张开大口,把满腹的浑黄汇入波涛汹涌的黄河。

    此时,东北方的河面上,一条船队在波涛中一字型迤逦而来。行走在前面的几条木船,战旗招展,兵士列队,枪刺如林,引导着几条大船乘风破浪沿河南下。跟在后面护卫的几条木船上,同样站满士兵,严阵以待……一些小快艇在中流两边的河面上来往穿梭,快如飞燕,与两岸平行驰骋的骑兵遥相呼应。如此的浩荡阵势,使秋天广阔的田野,近处无行人,远处无畜鸣,万物缄默,一片寂静。

    行走在河水中间的巨船,船宽体高,高翘的船首雕刻着龙头,黄旗、牙旗遍插船舷,几根高低不一的桅杆上,挂着土黄色的帆蓬,借着北风的力量,破浪前进。船上高高的仓楼,画廊百色,门窗齐备,悬挂着黄色的纱幔,透过纱幔看到里面人影绰约,服装艳丽,柔姿曼舞,千姿百态,从里面传出的管弦笙乐阵阵地飘出仓楼之外,伴着船队军士前后联系的鼓角声,随着荡漾的秋风,飘向远方。这和谐的乐章,不但代表着队伍的庞大和威严,一个时代的强盛和繁荣。而且还象征着一个帝国的伟大,一个王朝的蒸蒸日上。

    这个船队是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以后,正在返回长安。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浪汾河,中流饮宴,触景生情,面对强盛的帝国和大好河山,一腔感慨之情。

    此时,汉武帝刘彻立在船头,扶着船舷,身后围着文武百官,心情极好。他极目远望,只见汾河上阵阵秋风携白云而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楼船在汾河中流驶过处,无声的流水顿时扬起一片白色的浪花。

    忽然,有快递军士呈来捷报:大军南征夷越告捷,攻下七郡十三城……。正在和群臣饮酒的汉武帝,时值酒酣耳热之际,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心中甚是欣喜……。随即指着岸边的村庄问道:“此村叫什么名字?”

    “刘家庄!”一名太监急忙应道。

    “此庄赐名‘闻喜’”汉武帝刘彻笑着说道。

    “是!皇上有旨,刘家庄钦赐‘闻喜’!”太监高声喊道。

    “皇上有旨,刘家庄钦赐‘闻喜’了——”随即,这个喜讯一声接一声被传送至岸边。因此,汾河边“闻喜”这个地名,沿用后世几千年。

    大喜过望的汉武帝刘彻随即离座,端杯走出船楼,看到一河碧水南流,前后船上旌旗蔽空,秋风习习,白云飘逸,心潮翻滚,感慨万千,触景生情,不禁随着棹橹之声叩舷而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诗歌以后,端着酒杯的右手向着天空高高地举起,在空中停了一会儿,随即仰脸一饮而尽,把一只金樽抛入河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