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9章 应景诗(第1/3页)  指尖苍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蜀王杨秀乃益州之主,事实上,此次已是他第二次千里迢迢封地益州,第一次被封为益州之主时,他还年幼,杨坚给他安排了个益州长史专门负责益州事务,并且悉心教导杨秀。长史名叫元岩,名动天下,一时俊杰,才德被当世称颂,仅仅数年,益州大治,物阜民丰。

    惜天妒英才,元岩任期内病逝,身边一旦失去最为重要的人制约,杨秀开始放纵自己,飞鹰走狗,人变得膨胀起来,变得暴虐起来,一方百姓开始深受其害。

    坏名声逐渐传到京城,杨坚心里十分着急,为挽回儿子,挽回民心,又将杨秀调回京城,担任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想放在身边好好管束一番,

    不久,杨秀太过于表露锋芒,朝堂上,几乎没将什么人放在眼里,加上胆气过人,又渐渐被时任太子杨勇、杨素等群臣所忌惮。

    没法子,杨坚只得再次将杨秀放回蜀地,此次离开京城权力中枢,故地重游,杨秀明白,再想回到大兴城,坐上龙椅,几乎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年纪轻轻差点一夜长了白头发,此事被杨坚知道了,又是一阵心疼与叹息。

    此次各地官员、豪门望族派人拜见杨秀,杨坚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不作声,他知道杨秀不可能成为太子,即便发生什么情况,怎么也轮不到他。

    人心中一旦对某人觉得亏欠,心肠也就软了!

    因此杨秀趁机收收各地送来的礼品,大张旗鼓地为自己敛点财,做点出格的事情,将出行仪仗等同天子,最后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一些正直官员上书,说杨秀在益州有违法、违礼之事,杨坚根本懒得问,权当没这回事,反而那些上书的官员,没多久,不是被贬官,就是流放蛮荒之地,死在了路上,久而久之,蜀中便是杨秀说了算,成了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清晨。

    李渊、阴弘智、杨胖子分别奉上拜帖,自然少不了备上份足足的礼物,晌午过后,王府来人回复,说蜀王感谢众人之情,晚上宴请众人,聊表存心。众人皆不敢怠慢,黄昏时分正装逶迤进入蜀王宫。

    蜀王宫,开皇五年修建,陆陆续续到开皇八年修建完毕。修建之初,请名家堪舆,坐落成都府南北中轴线上,背靠山,名曰秀山,山上建有的寺院、宝塔,每逢初一、十五,蜀王定会带上最宠爱的长孙妃前来拜佛,保佑国运昌隆,祝愿圣上与独孤后龙体康健。

    宫门前修建人工湖,分水环绕于王宫四周,每处皆矗立蟠龙柱,上雕刻虬龙,意寓九龙戏水,福运绵长,从秀山上俯瞰整个王宫,大气磅礴,风水极好。本来杨秀所为是犯忌,犯了皇帝的忌讳,可杨坚不在意,又有谁去敢告发。

    入夜,华灯初上。

    仆人、侍女忙忙碌碌,水陆毕陈。

    杨秀与李渊聊得投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从蜀地民俗、边关隘口,一直指向西北狼烟,突厥、吐谷浑等少数民族。杨秀继承了其父优良的基因,热衷政治,表现出对权力极大渴望。

    李渊则恰恰相反,除了天南地北风土人情上说了些话,其他涉及政治朝廷方略等敏感问题,几乎讳莫如深。

    席间,杨秀的正妻长孙妃子对纯洁宁大小姐活泼可爱、聪明乖巧、冰雪聪明有了极深印象,拉在身边问这问那,纯洁宁大小姐对答如流,回复的相当有水准,杨胖子觉得仅凭此点,在蜀王心目中,李渊都增加不少印象分。

    宴席上,杨秀大手笔请来江湖颇有名气的艺人助兴表演,歌舞、杂耍、摔跤等等活动应接不暇,众人兴致很高,行酒令,玩猜谜,投壶比赛,酒宴气氛越来越浓烈。

    后来,杨秀、李渊兴致勃发作诗,连长孙妃、李秀宁、阴弘智也即兴作应景的诗词。

    杨胖子一阵头大,随便做个歪诗他肯定也会,甚至写点拿得出手的诗词都行,但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