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还记得一招从天而降的……箭法吗?(第2/3页)  北宋振兴攻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秦惠文王赢驷犯禁,商君流放秦惠文王千里,公子虔受鼻刑,太子少师公孙贾刺面。于是秦法才得以彻底贯彻下去,秦法也让秦国一扫寰宇,成不世之功勋。”

    等一下……商鞅他自然知道,还有立木取信的成语流传。但是在他的印象里,商鞅立了根柱子,搬运柱子,可以拿钱,有人搬了,得到了赏金,秦法才取信于民。

    当时读立木取信的典故的时候,他一直以为那个搬木头的人是个托儿。

    感情秦法得以执行下去,是太子流放,公子虔刮了鼻子,权贵刺面才执行下去的……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

    赵桓想到了这句话,现在大宋朝堂昏暗无道,民间更是疾苦万分,国力式微,再不流血牺牲,怕是要完啊!

    “金国国主,现在的完颜晟也将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执行的非常彻底,还是王子时候的完颜晟,曾经因为用度过于奢侈被朝臣抓到把柄,被打了二十下板子,皮开肉绽,官家。”种师道的第二句话,让赵桓为之一振。

    一个刑不上大夫,一个王子受罚,金国和宋国到底哪个才是正统!

    赵桓已经无力吐槽这宋朝糟糕的制度,既然下定决心,这李擢和吴敏通通杀了就是,一个玩忽职守,一个御下不严,有不察之责。

    种师道看到新帝脸上的犹疑不再,安了心。

    自己无后,自己弟弟种师中家里的孩子也不争气,一个学了医,一个沉迷于算学,毫无继承种家将门的意思。

    他这番劝解,完全是为了这郎朗天下。文人这些年实在是太放肆了些,悬在他们头上一把剑,也能够稍微铩一下文臣的锋芒。

    当然,从今天起,他要学会闭嘴,他发现自己说话,恐怕新帝必须要听……这恐怕会招致君臣生嫌啊!

    ……

    城外完颜宗望极为可惜的看着从陈州门不断退出来的铁浮屠。

    非常无奈。太原城破城门一次,被打了出来。

    汴京城啊!这个汉人的都城,差一点点就栽在了他的铁浮屠之下!

    他利用情报和大宋朝堂的狗斗,以及自己的策略,牺牲埋了多年的钉子,取得的战果,就这样在缓缓关闭的大门之下,化为乌有。

    同样被打了下来,这些年他一直在了解南国的种种,仿照皇城司察子建立了金国的皇城司,明面上是守卫宫城,其实是为了刺探情报。

    而且金国皇城司做的相当不错,他大帐中那副汴京堪舆图就是证明。这次城门洞开,也是证明。

    奈何,大宋国运不灭啊!

    这军民受了二十六年的压迫,居然还为了守城而浴血奋战,让他着实没有料到。

    为什么会这样?

    他问过郭药师,郭药师的答案是因为宋朝富有。可是他看到的宋朝百姓也就是勉强饱食而已,如若遇到灾年也是要挨饿。

    宇文虚中不知道,也没有给他答案。

    他很想知道为什么?

    他以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面并没有出现,反而是奋死抵抗。

    从百姓手中递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简陋武器,甚至有锄头……

    凭什么!大宋朝堂已经失信于民!极尽所能的苛责压榨!百姓苦宋已久!

    完颜宗望以为自己是大义之师,可惜,现实告诉他,他们完全不是大义之师,而是入侵者。

    “大帅,铁浮屠死伤三百余人,侧翼骑兵死伤过三千余人,依然没能拿下陈州门,军士血积刀柄,滑不可握,其他城防戍卫军伍赶到,弩箭遮天蔽日,不得已退了出来。”一位传信兵汇报着战果。

    完颜宗望头疼的挠了挠头说道:“传令下去,下次在遇到这种情况,以布帛系武器与手,奋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