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场 井陉之战(第3/5页)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楚形成绝对战略优势,然后前后夹攻,会战荥阳,与项羽决战。刘邦欣然同意,派张耳、张苍率三万人马归韩信指挥,加上韩信原有的2万人,总兵力共计5万多人。韩信挥师东进,先击败代军,攻取太原,然后从太原直扑井陉。一场战争史上的奇迹,就要在滹沱河流域上演。

    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统率3万名新近招募的部队,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对赵国发起攻击。赵王歇、赵军主帅陈余闻讯后,即以号称20万的大军集结于井陉口防守。面对几倍于自己的敌人,韩信也是异常的谨慎,他知道自己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知道自己必须要冒险进入赵国境内和赵国的主力进攻决战,而持久战或是击溃战都对自己不利,韩信要做的是一战击溃赵国主力,使赵国再无能力抵抗汉军。韩信、张耳统兵来到井陉口,伺机越关东进。赵王歇与丞相成安君陈余得知汉军灭代,意欲东进,立即从信都今河北邢台出发,将兵20万,赶到井陉口,构筑堡垒,堵截汉军。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韩信东渡黄河,俘魏王豹,擒夏说,大获全胜。今乘胜攻赵,锐不可挡。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到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餐餐吃饱。”今井陉口谷险路窄,车不能并行,骑不能成列,汉军行数百里至此,队伍定会拉得很长,粮草势必落在后头。将军假若能让我率骑兵3万,从小道截断汉军辎重,将军在这里深挖沟,高筑垒,不与汉军作战,使汉军前不得战,退不得回,我出奇兵断其后路,使他们在野外抢不到任何吃的东西,不出10天,必可一举全歼汉军,韩信、张耳的头颅就能献到将军面前。希望将军能重视我的建议,不然必定被这二人俘获。

    陈余是个书生,尊奉儒学,生搬兵书,他把“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为用兵原则。听了李左车的建议,颇不以为然,说:“我听兵法上说,兵力十倍于敌人,即可围之,一倍于敌人则可对阵交战。现在韩信号称万人,实不过数千,他们千里跋涉奔袭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了。如此兵力对比,如不正面应战,以后又有了更强的敌人,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对阵呢岂不让诸侯笑我怯阵。”于是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暗中派人打探到李左车的计策未被采纳,大喜,于是放心大胆地下令昼夜兼程向井陉口进军。在离井陉口30里处安营扎寨。经过周密勘察,制定了一套大胆的作战方案。半夜,韩信先派轻骑两千人,每人手中持一面红旗,抄小路赶到赵营背后,在萆山今鹿泉市抱犊寨隐蔽起来窥视赵军,并告诉他们:“赵军见到我军逃跑,必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们。你们就快速冲进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插上我们的红旗。”同时又叫裨将下令准备饭食,说:“打败赵军后会餐。”各位将领都以为听错了,也不敢提出异议,就表面答应:“遵命。”次日凌晨,韩信命万余人背靠绵蔓河布下营垒。赵军看到以后大笑不止。天刚亮,韩信树起大将旗帜,击鼓出营,数十名大将挺枪跃马,战鼓擂动,号角齐鸣,直朝赵军营垒冲来,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式。陈余见汉军背水布阵,不留退路,暗暗讥讽韩信不懂兵法,马上令赵军出击。汉军背水作战,没有退路,个个拼死应战,英勇拼杀。双方展开激战。韩信见时机已到,便命令士兵丢弃旗鼓,佯装败退。到了河边阵地,又回头再战。陈余马上令赵军倾巢而出,一边追杀;一边抢夺汉军丢下的旗鼓。这时,埋伏在赵营附近的两千骑兵迅速冲向赵营,拔掉赵旗,树起两千面汉军红旗。赵军久战不能胜,忽见营寨遍插汉军红旗,大惊失色,以为阵地已被汉军攻破,顿时大乱,纷纷逃散,赵将虽然斩杀了不少逃兵,仍止不住溃逃之众。韩信令全军两面夹击,赵军一败涂地。

    赵王歇与陈余率溃败之兵向信都撤退。韩信挥师追击,在鄗今河北高邑泜水南斩杀了陈余,活捉赵王歇。战斗结束后,有人问韩信:“兵法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