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场 井陉之战(第1/5页)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汉王朝的前奏曲

    时代背景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大败刘邦,这使得当时的诸侯们纷纷背汉归楚,刘邦的处境十分艰难。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谋臣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他命大将韩信率军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歼灭黄河以北的割据势力,向楚军侧背发展。 公元前205年,韩信首先率军击灭了魏王豹,平定魏地。当时,黄河北岸尚有代今山西北部、赵今河北南部、燕今河北北部三个割据势力。它们都投靠项羽,成为楚的羽翼。汉要灭楚,就必须先翦除这些诸侯国,使项羽陷于孤立。韩信针对这些割据势力只图据地自保、互不救援的弱点,便向刘邦提出进一步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消灭代、赵、燕,东击田齐,南绝楚军粮道,对楚军实施侧翼迂回,最后同刘邦会师荥阳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刘邦的赞许和批准。

    刘邦在彭城之败后,退守荥阳、成皋,与项羽拉开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刘邦依托有利地形,亲自在此组织战略防御体系,利用关中汉中之资,以及善于打游击战的彭越在项羽必经之路骚扰粮道来打一场持久战。此时,河北之地的诸侯皆背汉就楚,不但给刘邦的左翼造成巨大的威胁,而且严重阻碍汉军迂回到项羽侧翼夹击的战略构想。韩信趁机请命北上扫荡诸侯,开辟另外一处新战场韩信首战采用声东击西,避实攻虚,以木罂渡河,顺利完成攻魏之战。由于此战之功,刘邦对韩信的作战能力感到满意,命韩信和张耳继续北上进攻赵国。韩信兵贵神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代军,这个时候荥阳战况危急,刘邦收韩信之精兵以距楚军威胁,而命韩信张耳带数万新兵攻赵,赵国显然比魏、代强大,又拥有地利,韩信处于从未有过的危机之中。

    人物评析

    淮阴侯韩信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位功盖天下的英雄留给世人的名言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韩信,字重言,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人。军事家,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据说他是当时著名军事理论家尉缭的高徒。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协助汉王刘邦率军出陈仓、定三秦,京索之战败楚军,随后分兵北伐,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韩信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历任大将军、左丞相、相国,封齐王、楚王、淮阴侯等,却也因其功高震主引起猜忌。最后,韩信由于被控谋反,被吕雉刘邦老婆及萧何诱骗入长乐宫钟室处死。

    韩信一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并不是他个人的运气好。而是在其年轻时就有所绽露。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经常食不果腹,以至于母亲死后竟没钱来办丧事。一天,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妈妈见韩信饥饿,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十日。韩信十分感激的说:“我以后一定会报答你的”。老妈妈听了很生气,说:“你现在连吃饭都成问题了,我见你可怜才给你吃的,哪里还想让你报答啊”韩信听了,深感惭愧。当时,一个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邀为门客,但不为其妻所容,“食时信往,不为具食”,韩信愤然离去。当地的一个屠户想侮辱韩信,说:“别看你个子高大,还佩着剑,其实是吓唬人的。如果你真有本事,就把我杀了;如果不能,就从我裤裆下面爬过去。”韩信听了,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