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场 即墨之战(第2/4页)  较量:中国历史上的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兵马头里,到最接近敌人的地方去指挥作战。四国将士见此情形,群情振奋,个个拼了命地往前打,在济西一战中打败了齐军的主力。四国将土打了几回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就心满意足地驻扎下来,不再接着往下行了。乐毅自己则率燕军乘胜前进,攻陷齐国都城临淄。接着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连下七十余城。除了莒邑 今山东莒县 、即墨 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地没有被攻下之外,其他地方都被乐毅率领的燕军占领了。乐毅知道,单靠武力,征服不了齐国的民心;民心不服,就算把齐国全拿下来,也守不住。好在齐国只剩下两座城,也不能再成什么大事了,不如以恩惠去收买齐国的人心。于是他做了几件讨好齐国人的事情,如废除当时齐王所定的苛刻法令、减轻人民捐税负担、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优待地方名士,等等。乐毅围困莒ju邑和即墨将近三年,可还是没有打下来,他就下令退兵,把大军驻扎在离城十多里远的地方,并下了一道命令,说:“凡是城里老百姓出来,可以让他们随便来往,不准为难他们。如果有挨饿的,结他们吃的;受冻的,给他们衣服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乐毅是很有政治眼光的,也反映出他对战争本质的深刻认识,那就是孙子兵法中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但是还没等他的计策实施完毕,一条关乎燕军命运的坏消息从北方飞来了。

    公元前279 年,燕昭王死了,他的儿子即位,就是燕惠王。封建社会里王位的更换就意味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燕国也不例外。这一年,有人在惠王耳边说:“乐毅拥兵自重,想在齐国称王。燕惠王不经调查便信以为真。赶忙派骑劫为大将,将乐毅调了回来。骑劫当了大将,接收了乐毅的军队。他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把乐毅的命令全改了。燕军都有点不服气,可是大伙儿敢怒不敢言。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守城的将军田单,早已将决战的步骤部署好了。田单是齐国贵族田氏的远方亲戚,此人无功无禄,但头脑灵活,他曾在国都临淄作过小吏,平庸无闻。齐国都城临淄被攻陷时,田单也携家带口乘车逃到安平 今山东淄博东北 。一路上见到逃难的车辆十分拥挤,常常相互撞翻,他估计燕军还要来追,就把自己车轴两端露在车厢外面的部分锯掉,用铁皮包起来。果然燕军追来,齐人又争相逃命,许多车辆为夺路而撞断车轴,无法行走,唯有田单的车顺利地逃到了即墨。

    即墨大夫与燕军战死,即墨人得知田单改造车轴、安全撤退的事,认为他足智多谋,加上又是田氏的后代,定能熟悉兵法,于是大伙儿共同推举田单为将,坚守即墨。田单做了即墨的首领后,与部下同甘共苦,不分日夜地亲自巡城,受到全城百姓的信任和拥戴。田单一方面加强城防的守备;另一方面派人到燕国去侦察敌方的情况。他听说燕昭王死了,儿子惠王登位,惠王原来就与乐毅有矛盾,互相很不信任。于是,他便使用反间计,派间谍去燕国造谣说:“齐王已经死了,齐国的城池未被燕国大军攻下的,只不过两座而已。乐毅现在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联合齐国的残兵败将在那里称王,只是齐国人民不肯臣服他。所以,他并不急于攻下即墨,为的是等待时机成熟。现在齐国人担心的是燕国改派别的大将来,那即墨城马上可就要完蛋了。”燕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信以为真,果然另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被革职以后,惧怕遭燕惠王杀害,返回家乡赵国去了。

    骑劫本是个无能之辈,他一上任,顿时使燕军的军心动摇了。田单利用反间计替换了乐毅之后,进一步做鼓舞士气的工作,他以迷信的形式,在军队里挑选了一个机灵的士兵,让他假装“神师”。以后每逢下令,田单总是非常恭敬地将这位“神师”请出来,说是出于天神的教导。齐军士兵听说有天兵天神下凡助阵,都非常高兴;相反,燕军听到这个消息,真以为齐军有天兵天神帮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