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花火(第1/2页)  极夜的晨昏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定波虽然看上去像是一个共和国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欧洲人,他的父亲是孔子学院的老师。在黑天登陆前,他对共和国的了解,基本上都来自于每个暑假回老家的那一个多月。

    实际上他真正开始了解自己的故乡,是在黑天登陆之后,他一生都很少踏足那片土地,但是他从一出生开始,似乎血脉里就将那片土地当做了自己的家乡。

    于是苏定波的一生,都在背井离乡。

    方舟计划开始的时候,他的父亲想尽办法给他争取到了一个名额,但是他的父亲却没有得到名额。

    像孔子学院校长这一类人,本来是完全没资格参加方舟计划的,因为方舟计划留给文艺类人才的名额本来就很少,更何况他的父亲所代表的文化,并非公社国。

    方舟计划的参与者每个人都要携带一些重要的资源,比如约翰·斯诺带的是工程菌,路德维希·冯·歌德随同着满载能方的山岭级机甲,总之每个人携带的东西都与自己的职业有关,以确保这些重要的资源可以被合理的利用。

    而当时年幼的苏定波,则携带了一大堆艺术品,其中就有这幅画。

    当年方舟计划的工作人员让他背上比他自身还大一圈的背包的时候,苏定波还完全不知道他将来要肩负什么,浪漫之地的千年传承凝聚的智慧结晶,就这样被人用一个粗糙的背包装了起来,被一个不到十岁的少年扛在了肩上。

    于是后来,一个奇怪的先生诞生了,他有亚洲人的面孔,说话总要带些之乎者也的书生气,但是他的房间里,却挂着莫奈,挂着国际歌,挂着《自由引导人民》

    一想到阿特曼,苏定波又叹了口气,在这个时代寻找神明,注定是得不到宁静的。这些新生代的孩子们,没有见过文明极盛时期的安详与躁动,没有经历高塔轰然崩塌的迷茫与绝望,自然无法理解宗教这种复杂的东西。

    在文化的传承陷入全灭危机的时代,百家争鸣所特有的矫情,自然是这些孩子们无法想象的。

    自己为什么要留下这幅画呢?

    在方舟计划那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一个一个的军事基地被攻破,人类所拥有的那些以无数献血换来的军事指挥,在这种全新的物种面前如同儿戏。那些日子里苏定波所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向东……”

    向东撤,向东逃,丢了行李,丢了家人,丢了一切,只要没丢性命,就向东。

    向东,向东,

    行李越来越少,传世的名画被用来烧火取暖,艺术的结晶等同于烂木沉珂。

    回想起自己年少时的经历,苏定波突然笑了起来。

    在他登上向东去的邮轮之前,他的爸爸曾花了一整天时间,向他讲述他所带的这些东西具有怎样的价值

    卢浮宫镇馆之宝的破碎残片,圣母院废墟下的唯一遗宝,埃菲尔铁塔顶端的球装铸件,记录了凯旋门的最后胶片……

    莫奈的画,米勒的画,印象派的《日出》,现实主义的《晚钟》,蒙娜丽莎的微笑,维也纳的诞生……

    它们燃烧时化作的各色火焰,让苏定波毕生难忘。

    很多东西苏定波都记不清了,还有很多东西,其实并没有被带走。

    爸爸只是在给他讲这些事情而已,讲人类曾经拥有过什么,讲那些曾经的辉煌与骄傲。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被士兵们严加看管带走的,自己根本见都没见到过。自己对这幅画的唯一印象,是那偏蓝色的火焰中,画中妇人依然恬淡温柔的笑容。

    油画有厚涂和薄涂两种画法,薄涂的画适合当火引子,厚涂的画烧的时间更长。

    在北冰洋漂泊的岁月里,苏定波只记得这些,至于油画的种种渊源,都在一天一天的燃烧中,同那些作品本身一起化为了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