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萧渊明的格局(第1/3页)  铁衣如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年八月二十四日,南梁武州(即下邳,因临武水,南梁称武州)刺史萧弄璋依照战前的计划,成功地攻取了彭城左近的吕梁(非山西吕梁,泗水至吕城,积石为梁,故称吕梁)、碛泉两座戍堡,将北伐的战线推进到了距彭城五十里之内的地方。

    南梁北伐统帅萧渊明领着侍中羊侃、潼州刺史郭凤、北兖州刺史胡贵孙、谯州刺史赵伯超等一干将领趁势再将兵锋推至彭城东南十八里外的寒山。而高澄方面派出的援军此时尚在紧急赶赴彭城的路上,蜿蜒流淌的泗水河边,只有魏国的徐州刺史王则环城固守,每日心惊胆战地望着城外遮天的旌旗和寒山峡谷中热火朝天地填筑堰坝的梁军。

    筑堰坝以攻城,这已经成了南梁攻坚拔寨的有效武器,自从梁军在四十年前的合肥之战中,利用肥水构筑堰坝攻溃合肥城,取得钟离之战的辉煌胜利以后,以水代兵的堰坝战术就成了梁军津津乐道的杀手锏,只要所攻打的城市靠近水源,堰坝就成了赖以战胜的绝佳手段。

    哪怕是当初为攻伐寿阳而为堰的浮山堰最终堤崩水溃,两淮以下一片泽国,也没能阻止得了梁军对这一伟大工具的由衷热爱。为尽快无损地攻下彭城,萧渊明选择了在寒山附近的泗水河道上拥塞河水以倒灌彭城,羊侃作为老成持重的宿将,自然就责无旁贷地承担下了这修堰截流的重任。

    “羊将军,你说这壅水灌城,真能有这么大的作用?”溧阳县主一身素衣站在寒山的一处山岗之上,指着山下泗水河边忙碌的众人俏声问道:“这寒山堰离那彭城还有十八里远呢,水能淹得到城上去吗?”

    羊侃面带微笑地转头看了溧阳县主一眼,大声道:“县主所虑甚是,不过不用担心,堰水之威绝非人力可比,只要寒山堰合围,倒灌区区十八里不过是寻常之事罢了。你可知道,我军围堰离城最远有多远?”

    “十八里还不远啊?”溧阳县主俏皮地吐了吐舌头,攀着羊侃的胳膊摇了摇,急切地问道:“那我们围堰离城最远有多远啊?”

    “十八里自然是不远的,”萧大器从后轻轻摸了摸溧阳县主的头,笑道:“天监十五年,我军在淮水浮山峡内筑堰拦水以倒灌寿阳城,堰成之后,淮水倒流四百里,水到之处,沿淮河方圆数百里都成了泽国。只可惜,”萧大器砸吧了一下嘴,惋惜地说道:“后来淮水暴涨,冲毁了堤坝,寿阳城非但没能攻下,反将河堰冲毁,沿淮附近十多万人被漂入海中,葬身鱼腹。”

    “倒流四百多里?”溧阳县主目瞪口呆地望着萧大器失声叫道:“那堰坝该要建得多高才行啊!”

    “坝成后,长九里,下宽一百四十丈,上宽四十五丈,高二十丈。”羊侃眯着眼轻声道:“自天监十三年冬至天监十五年初夏,凡两年,共用民夫二十余万人。”

    “这都是陈年旧事了,”羊侃说着,看了看溧阳县主有些发白的脸,轻声叹道:“天地之力一至于斯,可不令人悚然而惧!如今老夫二十日筑成此堰,只盼它能克尽其功,若我大军一鼓而可下彭城,老夫虽心力枯竭枯竭,也心无所憾了。”

    “羊将军劳苦!”萧大器朝羊侃拱了拱手,正色道:“南人善舟,北人善马,彭城地近泗水,与我有舟车之便,与敌有水厄之苦,纵算不能驱泗水溃其城,只要我主将用心,三军效命,自然可摇橹而前,一鼓而下!”

    “宣城王所言极是,”羊侃赞赏地看了萧大器一眼,笑道:“王则虽矢志拒守,并将城中吏民百姓、兵仗粮秣尽数迁到了城中的高地之上,但只要我大军一发,阖城皆为齑粉矣!”

    “羊将军可知敌军动态?”萧大器话锋一转,朝羊侃肃然问道:“本王听说高氏已命其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总领抵御我大军北伐事宜,目前他所率的十万步骑,已经快到了彭城。”

    “终归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