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1 章(第1/3页)  我夫君他权倾朝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承使臣微微一愣,很快反应过来, 低头行了个礼, “见过长公主。”

    “和我就不用玩这套了,肖战。”嵩阳动也不动, 脸上的笑容难以捉摸, “西承不该在这个时候来大庆的。偏偏大庆又出了事, 你觉得, 我是不是该怀疑你们呢?”

    西承使臣跪着没起, 他沉声一字一顿道, “西承和大庆此时发生的事绝无关联!”

    “那西承派你这时候来,是为了什么?”嵩阳轻声漫语地问道。

    “西承……”使臣咬咬牙,他抬头看着嵩阳道, “要内乱了!”

    “那与我大庆有有什么干系?”嵩阳终于缓步向他走近过去, “如今大庆也是多事之秋, 东蜀还在虎视眈眈, 你觉得大庆抽得出手来帮你们解决‘内乱’?”

    随着嵩阳的靠近,使臣不得不将头越仰越高, “殿下不必说动大庆出手,殿下只需要将……”

    “住口!”嵩阳变了脸色, 她抬高声音喝止了使臣后面还没说完的话, “西承的内乱, 便应该自己处理, 求别国插手算是个什么规矩?就不怕被吞并了吗!”

    “不瞒殿下, 我此时来大庆, 只是为了见您一面。”使臣坚决得很,一动不动地和嵩阳对视,“将一封信和信物交给殿下。信,殿下读是不读,只要交到您手中,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嵩阳在短暂的变色后,又恢复了平淡浅笑的模样,好像刚才那一瞬的怒火只是假象似的。她瞥了一眼使臣双手递上的信,没有说话。

    立在嵩阳身后的內侍悄悄瞥了一眼她的神情,并未上前。

    “还有信物,是一枚青玉珏。”使臣又说道。

    嵩阳的眸子剧烈颤抖起来,“胡说八道,它早已被我摔得碎了。”

    “殿下忘了玉珏本就是一对的吗?”

    嵩阳深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勃然大怒的前兆。

    立在她身后的內侍连大气都不敢出了,战战兢兢地撑着伞,手腕手指微微发起抖来。

    良久良久,被使臣捧在手中的信函上都积了雪,才听见嵩阳一言不发远去的脚步声。他猝然抬眼,却见另一名內侍站在了他面前,伸手将信抽走,面无表情道,“信物在何处?”

    天亮了。

    还不到早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已经换上了自己的朝服守在紧闭的宫门口,一个个不安又紧张,却没人敢大声喧哗,只有熟识的官员们凑在一起时小声地互相耳语交换意见。

    凌晨时的九声钟响之后,立刻就有官员连夜出府想赶入宫去,却发现九道宫门全部紧闭,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被放进去。

    谁也不知道此时皇宫里究竟是个什么状况,钟响又到底是否代表着永惠帝驾崩了的意思,他们只能忐忑地在外头等着沉重宫门打开的那一刻来临。

    三皇子正面色阴沉地站在众官的最前方,他抬眼扫向和自己一样心情十分不快的大皇子。

    他们昨夜都想突入皇宫,可也都吃了闭门羹。试了硬闯,差点没被皇宫里这夜异常多的禁卫军打得哭爹喊娘。

    可尽管进不去,他们也都能知道一点:他们两个被关在了宫外,可老四跟老六却不在皇宫外头的皇子府里。

    这难道还不明确吗?老四和老六,此刻都在宫里,抢走了一步先机!

    三皇子紧紧咬着后槽牙,正飞速思考着幕僚给出的数个建议中究竟哪一个最适合,又焦急地在心中等待着早朝的时间来临。

    大皇子则是反复扫视在宫门口等待的百官,试图找出哪些人此刻不在此处的——这些人,很可能已经早就进宫里去了!

    “殿下,镇国公和副都御使都不在,武晋侯倒是在。”大皇子身旁的人低声说道,“此外,左丞相、大理寺卿,刑部户部礼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