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李唐婿终(第1/2页)  弱龙强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润十一月二十四日,石敬瑭到达河阳,苌从简来投降,说渡河舟楫已经准备好了。彰圣军拘执了刘在明,也来投降。石敬瑭把刘在明释放了,让他复职返回镇所。

    李从珂命令马军都指挥使宋审虔、步军都指挥使符彦饶、河阳节度使张彦琪、宣徽南院使刘延朗带领千余骑兵迎战,等到达白司马阪准备进行战斗的地方,有五十多骑兵投奔到北方的后晋军队。诸将对宋审虔说:“哪个地方不能战斗,谁还肯停留在这里?”便带兵回来了。

    二十五日,李从珂又同宋、符、张、刘四将商讨再向河阳进攻,而此时将校都已经驰送降书给晋高祖了。石敬瑭担心李从珂向西逃奔,派遣契丹的一千骑兵扼阻在渑池。

    二十六日,眼见大势已去的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雍王李重美及宋审虔等携带着传国宝玺登上宣武楼自 焚。刘皇后积聚薪柴想把宫室也烧了,李重美劝谏说:“新天子来了,必定不能露天居住,以后修建宫室还要劳费民力,我们死了,还要给民众遗留怨恨,弄不好尸骨都不得安宁,能有什么好处?!”李从珂道:“此言有理!”于是,刘皇后便停止了焚烧宫室。

    李从珂最后选择同至亲一起有尊严的死去,没有殃及身边更多人和百姓,可说是勇气与善良兼备了,这与他生长于底层、戎马半生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比起那些在最后时刻歇斯底里、丧心病狂地尽可能拉更多人陪葬之辈,此处可以一赞!

    王淑妃劝曹太后说:“事情已经危急了,应该暂且躲藏一下,等候姑爷来了再说。”曹太后说:“我的儿子、孙子、媳妇、女儿到了如此地步,我怎么忍心独自偷生呢!妹妹你好自为之吧。”王淑妃便同许王李从益藏匿在毯场,终免一死。

    闽国百姓听到李从珂自 焚一事后都感慨说:“唐主死前还知道替百姓着想,有什么罪过?!却落到这个地步,看看我们闽国的主上吧!”闽国百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闽国君主王延钧在弑长兄王延翰上台后,又被自己的长子王继鹏所弑,父子二人一个比一个荒淫残暴,重用奸臣,残害贤良,极不得人心。

    李从珂等人自 焚的这天晚上,后晋高祖石敬瑭进入洛阳,住在自己的旧府第。唐兵都解脱铠甲等待问罪。后晋高祖安慰大家,并加以释放,命令刘知远部署京城的治安。

    刘知远分派汉军让他们回到自己的营地,把契丹兵安置在天宫寺,城中秩序非常平静,没有人敢违背命令。士民避乱逃窜躲藏的人,没有几天都回来恢复了旧业。

    当初石敬瑭在河东时,受到朝廷的猜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张延朗不愿让河东有更多的积蓄,把除了应该留供地方使用的财物以外,全部收取上缴国库,晋高祖因此怨恨他。润十一月二十七日,百官入宫朝见,石敬瑭唯独把张延朗扣押交付御史台究办,其余的都免罪不究。二十九日,后晋高祖车驾入宫,实行大赦:“中外官吏一切不问,只有贼臣张延朗、刘延皓、刘延朗奸邪贪猥,罪行难于容忍宽贷;中书侍郎、平章事马胤孙、枢密使房暠、宣徽使李专美、河中节度使韩昭胤等,虽然居于重要职位,不追求诡诈逢迎,一并解脱他们的罪行,予以除名;内外臣僚中先归顺的,委令中书、门下省另行加以作用。”

    刘延皓藏匿在龙门,几天后,自己上吊死了;刘延朗将要逃奔南山,被捉住后处死;把张延朗也斩首了。

    张延朗临刑前向天高呼:“延朗一生并非完人,但在判三司任上兢兢业业、一心为国聚财,为何落到如此下场!女儿啊,你若真是为仙人带去,便来迎一迎为父吧!”

    杀了张延朗后,后晋朝廷接着选拔三司使,却难有合适人选,此时石敬瑭很是后悔,心中感慨:“张延朗其时各为其主,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而且通过此事可以看出他甚有远见能防患于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