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万里悲凉(第1/4页)  红楼剑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汜惘然地在路上走,虽然他知道,自己的下一站便是万里迢迢的蜀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而然。

    曹汜宛如经历了一阵梦幻一般,从一个漫漫的雨夜的《红豆曲》而始,至一个月夜的《孤雁儿》,中间夹杂的是一首似欢而悲,似梦而真的《如梦令》,曹汜相信,终其一生,他都不会忘记溪亭日暮,忘记那个像云霞一般逝去的霞儿妹妹。

    曹汜又想起了柏幽兰,这个至始而终都刻在自己脑海中的女孩,如何只身去了西蜀,曹汜相信,这绝对是自己西去蜀道的原因之一。

    曹汜在集市上买了一匹快马,这是他第一次骑马,他仿佛是一个从红色楼阁里走出来的南方的男孩,他绝不敢相信自己竟会喜欢上马,如今那匹马与曹汜的关系好像挺不错,曹汜给马起了个“踩云”的名字。

    曹汜去西蜀的另一个原因正是那一把“青霞赤镖”,他想起了青城五老最后一别时的嘱托,自然也便想起真真国里的所有故事,包括那个葬身火海的菊儿。

    还包括与菊儿一同发现的那十二幅画,在自己的记忆里,兰菊竹梅霞好像一一出现了,他想起红楼梦中那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心中泛起一点悲凉之意,这十二个女孩,曹汜相信,那谷底的十二幅画一一是关于十二个女孩儿的,菊儿霞儿均遭不测,曹汜此时的心中,如胯下的那匹马一般,奔腾不息。

    不管怎样,他将踏上蜀道……

    青城山,青城天下幽,幽深的不仅是青城山上的景色,还有青城一派的剑术,倘若不是当年薛枕风一代风云五侠的横空出世,没有人料得到,青城一派的武功,以其幽深不可测,竟丝毫不逊于少林、武当两派。

    青城山下,便已是十足的美景,山前更是人头攒动,青城山上有一座有名的道观,“青黄庙”,乡人愚昧,以为这青黄大神专司青黄之事,哪知是青城派的诡计。

    任谁稍加考虑,也会看出这谎言其中的破绽,说是青城派的开山鼻祖青羊道人仙去之后,被玉帝封为青黄大神,专司人间青黄之事,但乡人心中实在怀着虔诚的心前来祈祷,祈祷今年有个好收成。

    曹汜见人山人海的,如何挤得进去,心道,我何不从后山上去,素闻青城派后山之风景尤胜前山,更有当年青羊道人得道之所,青羊洞,也便绕到后山。

    后山风景当真是幽深而绮丽,明明已无路可走,走到尽头,却又发现此处风景尤胜别处,并不一味铺张来给人看,与娇羞少女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同出一辙,给人遐想,又给人惊喜。

    更不可思议的是,山路竟有一条极隐秘的小道,竟似人力所为,原来这青城、峨嵋二派同处蜀地,一百年前,多尔衮初入关时,也曾派兵剿灭青城、峨嵋两派,两派的掌门,在峨嵋山上商议,两山之后竟得有秘道相通,初时,峨嵋青城两派首尾呼应,竟也颇见功效,多尔衮派来的清兵无计可施,只得空手而归,而那条山后小道却留了下来,并因此闹出无数桩风流韵事来,峨嵋派掌门一愤之下,将原来的那条秘道封锁,然而如何能够禁得住。

    曹汜也是四处观看风景,那匹马系在山下,却无意之间发现了后山的小道,自比原来腾挪跳跃快捷了许多,又见那路边树上刻满了许多山盟海誓的句子,读来令人心荡神移,却不解路旁如何有如许风景,哪知这些却是青城、峨嵋几代人的心血所聚。

    要知峨嵋山上众弟子,固然有许多是厌倦红尘之人,但也有许多是因为家境困苦,或者干脆父母双违,这才上了峨嵋山上,禁锢了十数载的樊笼生活,如何能够扼杀生而俱来的人的情感,那峨嵋掌门眼见门规竟成为可以熟视无睹的戒律,便也无奈。

    曹汜突听见了刀剑相击之声,却望不见人影,后又听到一男一女说话的声音。

    男的道:“明心妹妹,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