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极礼争(第1/3页)  化红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化红尘最新章节!

    九月初九,慎郡王马不停蹄赶入京中,见太后、会群臣,算是继位。并以新君名义,为德元帝处理丧葬事宜。

    先帝孝期内说是要臣民皆穿孝服,但那针对的主要是京中官员,穷乡僻壤的人也许都不知道先帝驾崩,还说穿什么孝服?

    就算是陵州离京城不太远,也只有极少数迂腐老学究披麻戴孝,其他人都是各自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娶妻纳妾这种事还是要等先帝孝期过后的。

    这些俗礼,胡仙仙并不在意,她有些同情德元帝,却也不至于会为他操心丧事。

    让她想起杂事的是杭无一,”阿姑,先帝葬入陵寝中后,继位的新君是不是应该先举行正式的登基大典,然后给太皇太后,太后加徽号,晋封皇后、妃嫔之类?”

    “嗯,我也搞不太懂,似乎是吧?”

    “如果先娶妻,再去做那些事,是不是不合礼法?”

    胡仙仙偏头瞟着她,没明白她问这些是什么意思。

    “皇上今日和沈大小姐新婚大喜,我听街上那些人都在议论,说皇上这么做不合礼法。皇上应该先去奉天门办登基大典,昭告天下法朝有新君继位,再纳后妃。还有,新君当郡王之时已有正妃,应该封正妃为皇后,而不是另娶。”

    原来是韩泽熙要先迎娶沈竹君,再去办那些仪式,这的确非常不合礼法。只不过,胡仙仙可不管什么礼法,她只是为沈竹君担忧。

    杭无一见她眉头紧锁,就问:“阿姑也认为皇上做得不对?听说,群臣都反对皇上那么做,是三师伯说此举不违礼法,皇上才最终决定下来。”

    “我不懂礼法,我只知道她终究是难逃自己的劫。莫管这些闲事,去和无仇一起练功。”

    杭无一听得模棱两可,闷闷出门去了,她不知道“她终究是难逃自己的劫”这句话指的是谁?是沈大小姐?沈大小姐此时荣宠至极,会有什么劫?

    九月十二黄昏时分,皇宫之中其他殿阁仍有几分先帝亡去的哀戚感,毓盛宫中却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正是韩泽熙与沈竹君的大婚之庆。

    九月十三,新君第一次上殿早朝。为敬德元帝,新君没有改年号,待新春伊始再定新年号。并且,宣布了一些新的封诏。

    九月十六,乔楚诗受封淑逸平康福国元君,受诏前往京城任碧洗宫宫主。路过陵州时,她说韩泽熙将在十月初九举行正式的登基大典,邀胡仙仙同往京城观礼。

    胡仙仙婉拒了,又请她详说新增了哪些封号,并请解释其中牵带之事。乔楚诗也不强求她同往,认真说起朝堂中新旧交替之事。

    韩泽熙尊德元帝生母为太皇太后,封号慈康荣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仍居慈安宫中,各项奉给之物比先前更增一倍。

    据说,德元帝驾崩之后,群臣及皇室宗亲多数都主张由诚郡王入京继位,是太皇太后力排众议,让党本安传旨由慎郡王入京继位。

    太皇太后此举能压下群臣议论,是因她说德元帝曾留下口谕,要传位族弟韩泽熙。

    论实际辈份,太皇太后是韩泽熙的同族婶娘,这么个封号,婶娘就成了祖母辈了。可是,德元帝时她已是太后,韩泽熙继位又只能封她太皇太后。

    韩泽熙的生母老慎郡王妃,没有入京,而是封为献仁绪慎王妃。她的地位有些尴尬,别的新君继位都是生母嫡母谁当太后的纷争,她和太皇太后各有夫君,本来是妯娌关系,争都不知道用什么理由争。

    好在,她并没有因为儿子当了皇帝就认为自己非得当太后,而是谨守王妃本份,一切用度规仪照旧。还请旨将原慎郡王府改为启瑞宫,供奉道家诸位仙长,以谢天恩。

    她则搬去离老慎郡王墓不远处,新修一座规模很小的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