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 跨时代的造纸术(第1/2页)  我在大唐有座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还不行吗?这是第几次了?”

    “没办法,城主大人要求的纸要薄如蝉翼,我们试了几十次了,最薄也只能到树叶的程度。”

    “是啊,再薄就没有韧性,随便一扯就破了,根本没办法使用。”

    “城主大人的秘方里写的很明确,但小人就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都是按照步骤来操作,没有遗落,没有偏颇,实在是奇哉怪哉。”

    “算了,我去问问公子,你们再试。”张七看着面前一片狼藉的浆池,还有那被切碎煮成一锅浆糊的树叶树干,心急如焚。

    而张七面前的几个工匠也是一脸的焦急,他们都是目前大唐技术最高超的造纸工,其中两个还是工部任职的侍郎。

    可是别人拿着王也给的秘方都能立马做出相应的物件,怎么轮到他们就一直失败,几个工匠如今已经严重怀疑自己的专业水准。

    至于王也给的秘方是否出现问题,他们是不敢想的,不然为什么人家香皂、香水、玻璃等工坊没有问题,到了他们造纸工坊就问题连连,屡试屡败。

    没错,王也为了银行的筹备和建设,想要自制防伪钞纸,打印机他有,但是防伪水印他要自己制作。虽然不要求达到后世那么牛皮的程度,但至少要让这个时代的人仿造不出来。

    毕竟王也深知广大劳动人民山寨能力的可怕,华夏是最早出现仿制宝钞的国家,山寨能力基本上算是祖传的强大基因。

    听雨阁。

    王也看着试制出来的纸张,心中也是疑惑不已。

    王也穿越来的第二天就知道,这个时代的造纸术还是很厉害的。以前看历史类,里面的主人公拿着厕筹扣菊花,王也当时就吓尿了。

    可是到了这边才知道,早就有人用纸擦屁屁,所谓的厕筹也只有家里面实在揭不开锅的人家才会使用。

    其实想想也不难知道,秦汉时期就有文絮出现,那个时候主要是用来书写使用。

    后来到了汉,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而唐代时,造纸技术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匠们开始使用纤维更加坚韧的竹子来制作纸张,而且在造纸过程中,加矾、加胶、涂粉、洒金、染色等加工技术相继问世,为生产各种各样的工艺用纸奠定了技术基础。

    如今王也不仅仅要做出独一无二的工艺纸张,还要在纸上加水印,加香精,要让银行所用的存折成为全大唐无可复制的特种纸。

    “工匠严格按照您给的秘方操作,这几张已经是最薄的了,可是依然跟您的要求相差甚远。”张七指着王也手中的几张白纸说道。

    王也一脸无奈:“主要是这个厚度,光线无法穿透纸张,这还怎么看到水印,唉。”

    张七不懂什么是水印,从怀中拿出一张清单,苦着脸道:“这是要补充的材料清单,公子帮忙签个字吧,不然马周又不让我提钱了。”

    自从秦怀玉和二牛拉走了两万贯,马周就开始严格控制账房出账,如果不是非要采买的东西,马周都会义正言辞拒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