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开香堂,入盗门(第1/2页)  入地三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早在大秦初年。就有一伙擅长于风水寻龙,分山破土的盗墓贼存在。溯追源,他们更是早于三国时期的摸金官盗四百多年。这伙官盗司职分明,以家传世。擅风水寻龙的,秦王命方士卢生授以“金剑”,“寻真龙,定吉壤”官称“司天少府”。擅分山破土的,授以“银锄”,“逢山破山,逢陵破陵”官称“常青中常卫”。此二等法外部门,便是现今传世的台湾连家,以及洛阳赖家的前身。

    这些,都是我从九爷爷那听来的。那早之前,我就知道我们连家一脉在盗墓界地位不低。可这真不知道,竟然是如此牛x。那大几千年前,还是那天王老子的直属官家。

    而听九爷爷,盗墓界又有一传。自有封侯拜相以来,便传有丹书铁券。而这丹书铁卷里,实则关联着一处惊天的大宝藏。闻得丹书者,即可得宝藏。可这传传得好啊,这中华文明几千年,那每一朝的皇上们,下方都赏了王公大臣不知多少丹书铁卷。要是真集聚起来,怕是能搞一个省级博物馆。那些个自以为撞运了,盗到过丹书的主。也没见哪一个就真的找着了什么,发了横财的。至于缘由呢,也就是那些门户的地里人没有一手资讯的结果。

    所谓丹书,又称铁契。分三等,仍为金劵,银劵,世劵。大秦时,仅设金劵一部,虽称之金劵,却并非是真金打造的。仍是以铁为板,用朱砂写制。一分为三。传与三名功勋世袭王,成为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秦亡后,朝代变更,除去收缴的三部分割金劵,历代章程变更后,除金劵外,又相继添设银劵,世劵几等。仿前朝制。仍为分割。但写制方面,银劵用以银砂,世劵却采用了金砂。在那后来历朝历代,只要是功勋卓越的,免不了皇上就赏一个。有优质待遇以外,除了犯谋逆大罪,其余罪状均可豁免。这一朝一朝的。丹书铁劵也就多了起来。历史的遗忘中,口口相传的金劵,因为外观,被当成了低等的世劵。世劵,因用金砂写制,却被当成了头等的金劵。而盗墓的,最开始就是找有“金劵”的墓葬下手。那要是这么看,就是把这当世所有仿“金劵”的世劵盗来也没用。因为那传宝藏的秘密,就在这绕口的真”金劵“的三部世劵中。

    这个传的真相传承,起先也就两大世家知道,但消息总是不径而走,各种因素,四门九派的高层慢慢也摸清了门道。就是再往外的,那就传得神乎其神,大相径庭了。以至于除了那些懂得个中缘由的,现在在什么丹书铁卷宝藏的,没多少人会搭理你。

    三十年前,就只是一个金劵线,那中国界面上的所有高手就都动了心。

    而那线的源头,如若不出错,就必然是那北宋云锦里所提到的地方。

    “九爷爷,你吧,我们接下去怎么做。”我准备好了迎接一切可能的后果问道。

    九爷爷盘玩着手中一物件,这个问题实际上他已经考虑了好几天。

    “你父亲的失踪和这脱不了干系,而如果想知道他到底身在哪。生或死,那唯一而直接的办法,就是我们找到密诏里所提到的陵,拿到里面的丹书,解开这一层迷雾。”

    “找陵”那点通俗的还不是要盗墓。虽然这个结果我也想过,但是这听九爷爷一出来还是感觉有点莫名的澎湃。

    想必这就是老连家天生宿命的干连吧。

    “只是。。”我欲言又止。

    而九爷爷算是看出了我的顾虑,道”老头子我眼睛是瞎了多年。但那风水四绝里的”望。闻。问。切。“,也就只废了望字诀不是么。再者,那之前找到的,就先祖留下的那两风水图文手札,我不是让你平日里闲着,要研读研读么。守诚太祖的“望字诀”火候,那上下横扫千百年,怕是也没人能出其左右。他所记录下来的东西,只要略通一二,那就必然受用无穷,此次如有周宁一行,定当有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