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真假秀才(第1/2页)  烈日乌云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烈日乌云刀最新章节!

    年后初三,大雪还没有融化,杜沉非、牛犊先、谢友龙三人便打点行李,包了几百两银子,又带些散碎银两沿途花费,别了谷内众人,又在路上买了匹马给谢友龙骑坐,取路往临安而来。

    三人走大路过了澧陵县、直到江南西路萍乡县,又取道宜风望袁州而来,这里的路却都是山路,又太阳出来,晒的冰融雪化,道路泥浆混着雪水;路中又堆满刓面坚滑的圆石,不可着脚,又骑不了马,三人不胜其劳,一步一滑,跌的谢友龙浑身泥浆,牛犊先屁股上也都是泥,跌得他火起,用斧头将两旁树木一顿乱砍解气。

    直到袁州,道路才变的宽敞,三人又沿着江边大路,夜宿早行,经过分宜县、新喻县、万安驿、倒塔铺,直来了临江军,方才转陆路为水路,坐了一艘大船,又经过几个日夜,船只途经丰城、市汊、直来到生米渡。

    杜沉非与牛犊先在船上除了与谢友龙说说话,便百无聊赖。

    这谢友龙是个文人,爱好与同船的人聊天,上聊天文,下聊地理,倒也相当惬意。到生米渡时,又上来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这人白白净净,衣衫陈旧,显得十分穷酸,背上背着个大包裹。这个人一见了谢友龙衣着光鲜,是文人模样,只是怪的是,这谢友龙这时不读四五经、诸子百家,却捧着一部佛教《妙法莲华经》在默读。

    那人将包裹放下,坐在谢友龙旁边,看着谢友龙问道:“阁下是儒士装束,途经此路,想必是去赴临安之春试。”

    谢友龙抬了抬头,大笑道:“在下观阁下装束,也坐此船,必然与我一般,也是去往临安的?”

    那人点了点头,道:“正是!却不知阁下不读孔孟之,如何却读的释家经典?”

    谢友龙笑道:“我辈读,向有成例。童时以四、五经入手,稍长则读汉史、楚骚、韩、柳、欧、苏诸大家文字,读时人试艺。小试得手,取春秋两闱墨卷,揣摩成熟,然后可拾科第。在下孔孟之尽已粗略过目,便也略微看看佛家籍,以图博闻广猎。”

    那人“哦”了一声,道:“阁下既然读《妙法莲华经》,敢问这妙法莲华是什么意思?”

    谢友龙道:“既蒙阁下下问,在下略有所解。“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比喻“妙”在何处,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那人却似乎想有意刁难谢友龙,又说道:“阁下既然对《妙法莲华经》有所领悟,想必已是熟读此经。敢问阁下,一部《妙法莲华经》里面,有多少个‘阿弥陀佛’?”

    谢友龙大笑道:“好教足下得知,一部《妙法莲华经》,包括题头序言,只有一个‘阿弥陀佛’。”

    那人皱了皱眉,又问道:“哦?那这一个‘阿弥陀佛’,又在什么地方?”

    谢友龙立刻道:“在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

    那人听了大惊。

    谢友龙却盯着那人,忽然又笑道:“在下荒野山人,见识浅薄,怎么能比得阁下,满腹经纶,通儒硕学。阁下既然如此见多识广,学贯古今,所提问题也如此刁钻古怪,我也请问阁下,是否读过四?”

    那人瞪了瞪眼,道:“四乃安身立命之道,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不识字的人,也口耳相传。在下此行,既然是赴临安春试,怎么会不曾读过四?”

    谢友龙道:“既然如此,便请教阁下,一部四里边,有多少个‘子曰’?”

    那人皱了皱眉,无以作答,道:“这,我倒是不知。”。

    谢友龙又道:“这些琐碎事谅阁下也不屑一记,但阁下既赴临安春试,科考教材必定烂熟于胸,对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