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六章:朝堂里面门道多(第1/2页)  大唐第一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然,在场的众臣也没想到,这事儿竟然会让玄世璟给碰上,十多年前,玄世璟还是个孩子呢。

    而且,在场的不少人都想到了十多年前发生的旧案是什么,十多年前最大的案子不就是玄世璟中毒的事情吗为了那事儿,李二陛下在玄武门砍了十几颗脑袋,可谓是贞观初年间最大的一件案子了,年前那案子不是破了,背后主谋的是兵部侍郎孙耀庭吗现在孙耀庭成了李元景的同党了,这事儿最后算来算去,还是算在了李元景的头上。

    原来东山侯自陇西回来的一系列动作,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自己报仇来了。

    谁朝臣不八卦,若是不八卦,又怎能在长安城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混得如鱼得水。

    众朝臣心思百转千回之下,坐在上首的李二陛下却是又开了口,不但开了口,还拿起了御案上的一厚厚的册子。

    “朕手中有一账,上面记载着朝中大臣与荆王元景之间的礼尚往来,是从荆王元景府上查出来的。”李二陛下道。

    在场众臣之中之前与李元景走的近的一些大臣心中咯噔一声,有些惶惶不安。

    “德义。”李二陛下唤道。

    “奴婢在。”德义躬身上前应了一声。

    “取火盆来。”李二陛下吩咐道。

    “诺。”德义应了一声,随后转身从旁边离开了大殿。

    整个太极殿中鸦雀无声,安静的似乎可以听到下面一些人粗重的喘气声。

    估计现在一根针掉落在地上,在一些人的耳朵里,都是晴天霹雳一般的响声吧。

    玄世璟跪坐在戴胄的身后,目光悄悄的打量着殿中的大臣,尤其是一些出现在名册上的名字,果真,那些人脸上的表情十分精彩,隐忍着的紧张,有的额头上已经隐隐约约浮现出细密的汗水了,胸膛的起伏不定已经明显的出卖了他们心中的不安。

    少顷,德义带着两个太监抬着火盆走到了李二陛下的身旁,将火盆放了下来。

    “朕今日倒是要学一学先人了。”李二陛下笑道“这册子,里面记载了什么,都有谁的名字,朕,不知道。”完之后,便将这册子丢在了火盆之中。

    这是给了那些人一个信号,过去了便过去了,时间这么久了,他已经不打算追究了,但是日后该怎么做,也请你们心里有数,虽然嘴上不知道,但是这册子的内容看没看,李二陛下自己知道,朝臣的心里,也是心知肚明。

    这是最好的结局了,无论是对李二陛下,还是对那些朝臣,又或者是对大唐的江山社稷。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带头,躬身对李二陛下行礼。

    能在朝堂上为官的人,都是些聪明人,纷纷跟着长孙无忌躬身对着李二陛下行礼。

    玄世璟也跟着不咸不淡的行了这一礼,好家伙,高源辛辛苦苦偷出来的账,让李二陛下随随便便的就送了人情了,果然啊,上位者的手段,自己这些人物,比不了啊。

    “接下来,朕要与诸位爱卿该如何处置荆王元景的事情了。”李二陛下道,随后看向戴胄“戴胄,你身为大理寺卿正,你的意见吧。”

    闻言,戴胄手持勿板,出列跪在了殿中,一板一眼的道“回禀陛下,按照大唐律例,荆王元景谋反,按照陛下所之罪状,理应抄家”

    自然,寻常人若是谋反,少不了抄家灭族,可是荆王李元景,灭族灭谁去李二陛下还是其他皇室宗亲

    所以戴胄所谓的抄家,无非就是首犯处死,家产抄了入库,府上男丁发配,女眷充官伎。

    “爱卿所,也是理法之中,但是还有一点,也需在考虑之中,便是太上皇遗诏。”李二陛下道。

    戴胄一愣,太上皇遗诏有关荆王李元景的

    “太上皇临终遗诏,希望朕,能保元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