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51 请君入瓮(第2/4页)  崇祯聊天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竟然敢欺君!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崇祯皇帝只是看了一眼那四个字,而后就像方正化没说过一般,就见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大声说道:“武将不怕死,则我大明无敌。朕很欣慰,你们有如此忠君报国之心!朕决定,卿等要求,朕准了!”

    一听这话,那出列秀字的几个人,纷纷大喜,连忙谢恩,并再次慷慨激昂一番。

    武将勋贵队列中,那些先前去请战却未获崇祯皇帝恩准的人,则一个个都看着那几个人,脸上都露出羡慕之意。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崇祯皇帝在这几个人慷慨激昂完了之后,又微笑着说道:“这几天来,朕其实已经见到好些个都想着为国效力,忠君报国的。之前的时候,朕没有同意。可如今想来,既然卿等都愿意随朕征战沙场,马革裹尸,那朕也不能太过绝情,只是有一点……”

    底下那些武将勋贵一听皇帝的意思,好像是有所松动了,不由得一下提起了心,一个个都看着皇帝,等着他说出条件。就怕皇帝开出什么条件,太过苛刻,要是亏大那就不好了!

    “……沙场征战,刀枪无眼,真要马革裹尸而还,这代价,是否真有考虑过?”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忽然语气又严厉了一点道,“还有,朕对此次御驾亲征辽东,势在必得,因此准备也充分,如若有人作战不力,朕亦要严惩,卿等愿随朕前往辽东的,可想清楚了?”

    听到这话,还真别说,有几个武将勋贵立刻就犹豫了。虽然蹭功劳是好事,可要是不小心没小命,那就太不值得了。这样想的人中,还有刚才亮“精忠报国”的那个。

    就见这人似乎有点犹豫,可都站出来还秀了一番的人,就算后悔,但也是没有退路的。因此,他犹豫片刻,忽然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马革裹尸,为国尽忠乃是理所当然之事,末将亦不惧矣。然则,末将只有十分本事,如果要末将用上二十分的本事,就有点……有点力不从心了。此事,末将不敢欺君!”

    虽然说得有点隐晦,不过崇祯皇帝还是听出来了。这人的意思是他就一点本事而已,如果要让他去做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比如单枪匹马,百万军中去取奴酋的首级之类,他实在是做不到的。

    其他人也听出这个意思了,他们也有这个担心,纷纷看着皇帝,不知道皇帝会怎么答复这个事情?要是实在太过危险,那不如找理由不去算了!

    崇祯皇帝扫视着这些人,脸上带着微笑,大声说道:“编练新军,朕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此次和满清之决战,朕自然是要用其为主力,如此,才不负朕之所望。不过也是如此,物资军备方面,朕都是要优先供应新军,诸卿可能理解?”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这次御驾亲征,新军是主力,这是皇帝自己训练出来的军队,目的其实就是用来对付满清的。硬仗,大战,都将由新军顶上。

    那些武将勋贵听到这话后,顿时一个个都大喜。不要自己去打硬仗就好了,至于物资分配,在皇上面前,他们还不敢伸手。否则这位皇帝可不是泥菩萨,之前晋商、东南商人,还有江南那边连带的地方官员,都被抄了无数家就是榜样。

    他们这么想着,欣喜地还没来得及恭维,就听崇祯皇帝又在那说道:“朕考虑卿等有不少久不带兵,或未曾上过战场。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因此,朕准卿等自带家丁出征。”

    自从皇帝开始编练新军开始,家丁制就从京营这边退出了历史舞台,而随着边军的军饷补发,各地边军也不允许存在家丁制,不过这个有期限,允许边军有个过度期。

    明末的家丁,可以算是军中精锐了。崇祯皇帝允许这些武将勋贵把自己府里养着的家丁带去战场,是让他们能多一份安全保证,能多一份立功劳的依仗。

    这些武将勋贵一听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