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教孙(第2/4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一个梦幻之城,但是在朱瞻基,还有着诸多的不足。

    对八岁的朱佑樘来说,热闹的市井是那么的繁华,这里有数不清的吃的,喝的,玩的,哪怕是街边一个卖糖人的小摊,都是那么的好玩。

    朱瞻基陪他在一个吹糖人的小摊前面站了足有一刻钟,看他买下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糖人,说要回去送给其他的兄弟姐妹。

    等他心满意足要走的时候,朱瞻基才说道:“今日曾祖带你出来逛街,回去了以后,你要写出两千字的游记出来。”

    朱佑樘傻眼了,盯着朱瞻基看了半晌,才问道:“曾祖,什么是游记?”

    朱瞻基想他写的当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游记,他也没有那个水平。

    “就是你今日出来出来后发生的有趣的事,你都要写下来,更主要的是,写清楚每件事对你的影响,明白吗?”

    “两千字,曾祖,能不能少写一点?”

    朱瞻基牵着他的手继续向前走,说道:“你要是写的好,以后我每个月都让你出来玩一趟,要是写的不好,今后就别想出来了。”

    “真的!”朱佑樘大喜,立即说道:“孙儿回去了以后一定好好写……”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没有见过的趣事,你都可以写下来。但是要记住,不管任何事,都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

    朱佑樘有些似懂非懂,问道:“曾祖,什么是另一个角度?”

    “就是换位思考。”朱瞻基觉得这样说,他这个八岁的孩子依旧有些理解不了,换了一种说法说道:“就是你不仅要以一个皇孙的位置来看待问题,更要懂得从一个普通百姓的位置来看待问题。”

    “可是我是皇孙啊,我生下来就是天潢贵胄。”

    “那你今日就当自己是一个普通百姓的孩子,不许用皇孙的位置来写这篇文章。”

    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道:“孙儿明白了,就像我们今日微服私访……”

    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朱瞻基虽然有些耐心,一会儿也被磨蹭的差不多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对,你就当自己是个百姓子弟,来写这篇文章。”

    “曾祖,有玩猴戏的……”

    贡院的西南角,两条街道的拐角处,这里修建了一个小广场。

    一棵大树下,一群大人孩子围成了一圈,足有一两百人。

    在贡院的墙角,刚好有一盏电灯照明,一个耍猴艺人一副扁担,挑两个箱子,带着两个孩子,还有七八只小侯,在这里摆开了阵势。

    他们将一个长十字竹竿扎在正中,女孩敲着锣引人驻足。随着锣声响起,那个男孩像个猴子一样不停地翻着跟头,引来阵阵叫好。

    两个孩子的年岁都不大,男孩大约十一二岁,女孩七八岁,跟朱佑樘差不多大小。

    朱瞻基皱了一下眉头,大明现在实行的强制性三年义务教育,这么大的女孩,不应该卖艺,而应该在学校才是。

    男孩翻着跟头的同时还转着圈,一直绕了一圈,才在众人的叫好声中停了下来。

    随着耍猴一人的一声鞭响,七只小猴像行军布阵一样,依次沿着竹竿爬了上去,在横杆处向众人作揖。

    耍猴艺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众猴听着他的歌声,翻筋斗、担水、走索,爬高竿。

    朱佑樘看的目不暇接,拿在手里的糖人都忘了吃。

    小姑娘这个时候停下了敲锣,耍猴的艺人则开始了说开场白,而女孩这个时候将锣反拿,就变成了一个装钱的家什。

    围观的众人纷纷解囊,大多都是一个铜板,两个铜板,也有少数锦衣者丢下七八十几个铜子。

    来到朱瞻基和朱佑樘的面前,朱佑樘眼睛盯着几个小猴,拿出了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