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章 生旦净末丑(一)(第1/2页)  快穿之今天有好戏看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请叫我大风水师》任务等级e,已完成。

    任务评分:ss

    求愿者寄语:千言万语,只剩一句谢谢。

    积分奖励:8000

    功德:200”

    重回寄魂空间的萧清有些沉默,多个世界纷杂的情绪和经历浮上心头,让她的头都隐隐作痛。

    萧清在自己的大床上睡了一天一夜,醒来之后神清气爽,腰不酸腿不疼,感觉能再一口气做十来八个任务。

    ……

    佛说:生旦净末丑,悲欢离别苦。

    扬州城南的苏唱街里,吴侬软语的清调下,唱尽了人生百态,演遍了离合悲欢。

    诗仙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恍若触到了扬州的灵魂,古往今来,吸引了数不清的游人奔向那座城。

    苏唱街原本只是一条无名小街。那时,许多的苏州人到扬州是为了表演昆曲,兴致起来,还会教扬州的小姑娘唱上两句,整条街都是昆曲那清平婉转的调子,直唱到人心里。

    待后来昆曲兴盛,苏州昆曲依然被各地视为正宗。徐渭曾说,苏州的昆曲流丽悠远,最为荡人。

    苏唱街的名字,来源于苏州古老的命名规则。在那时,苏州工匠制作的红木家具,文人气息浓厚,气质清雅大方,被称为“苏作”,如此这般,以苏州唱法来演绎昆曲,自然而然便被称为“苏唱”。

    汇集了最多苏州昆曲艺人的无名小街,慢慢的就以苏唱街为名。

    民国时期,苏唱街的繁华几乎达到了,传出去的名字,是顾卿云。

    班主说,干这一行,或多或少会受到冷眼鄙夷,名声越大,入耳的污言秽语就越多。所以艺人们互相之间都以艺名相称。

    为了给他取个艺名,徐班主翻遍了自己不多的书籍,多番请教学堂的先生。

    十二岁后,外人只识顾卿云,无人知晓顾萧清。

    卿云,取自《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见,喜气也。

    卿云是祥瑞之喜的象征,以此为名,是徐班主对顾萧清最真挚的祝福。

    顾萧清十八岁那年,徐班主已经接近六十岁,每日听戏喝茶,清静悠闲。

    徐班主最近心惊肉跳,看着台上的让人移不开眼的顾萧清,终于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他太出挑了。

    身段相貌,声音唱腔。

    徐班主活了六十年,听了几千场戏,见过数不清的大家,也没有一个像他这样,站在戏台上,便能夺走所有人的注意。

    这军阀乱世,那些出挑的戏子伶人,徐班主随便回忆了几个,没有一个下场是好的。

    已经晚了。

    今天的苏唱街梨园,上面的包厢内,来了个大人物。

    奉系军阀的头目之一,张中常。

    他的残暴和好色一样出名。

    在里面作陪的,也都是扬州的大人物。

    十几个人劝酒恭维,互相开着并不好笑的玩笑,只让人觉得乌烟瘴气。

    张中常长的不算难看,在军阀里起码五官端正,家里足足有八十多位姨太太,圈内闻名。

    这位大佬听着众人的恭维,看着台下的戏曲,突然抬手禁声。

    所有人看着他,张中常伸出食指,漫不经心的指着戏台上的一个人,说道:“那个人,带上来,我看上了。”

    戏台上,水袖婉转,上演的是一出《桃花扇》。

    昆曲扮相淡雅,顾卿云扮名妓李香君,妆容不显,却艳光四射,直叫人睁不开眼。

    正唱到高潮部分,却见两个身穿军装的人毫不顾忌直接踩上戏台,一人拽住顾卿云一只胳膊,背后一缚,如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