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三章 别样的贺礼(第1/3页)  马踏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马踏三国最新章节!

    说起荀爽的名字,或许后世人很多人都未曾听说过,但只要是熟知三国历史的人,便无人不知,荀爽有着一个名留万世的侄子,便是被曹操誉为“王佐之才”的荀彧。荀彧的父亲是荀俭,也就是荀氏八龙中的老大,荀彧见到荀爽,也要恭敬地称上一声六叔。

    “原来是慈明先生,吾有眼不识泰山,唐突了。”得知眼前之人竟是荀爽之后,马超连忙重新施礼。

    “君侯多礼了,吾乃是闲人,无所谓唐突不唐突,只是还望君侯谨记,陛下今日赐予君侯的恩典。”荀爽回了一礼,似有意似无意的再次提醒着马超。

    荀氏一族,名望高,但是这个家族的人,似乎有个通病,那就是不愿意看到大汉王朝真正的覆灭,一心想要匡扶汉室,殷切的希望能有人站出来,将大汉恢复到鼎盛时期的模样。对此,马超是很清楚的,那个被曹操誉为“王佐之才”的荀彧,不正是因为心中存在这样的执念,尽管立下无数功劳,可最后还是被曹操给无情的迫害致死了吗?

    当然,马超可不是曹操,马超的观念是,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如果刘协是个仁德明君,马超倒也不在意把手中的兵权交给他,可事实证明,刘协并非如此,实在是窝囊到了极致,胆小到了极致,这样的人,一旦握有兵权,未必是件好事,说不定会做出什么偏激的事情来呢。但是这一节,马超现在可不便明说,那可是大不敬之罪啊,马超打算让时间来证明一切,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天下人,包括荀家的这些人在内,都会逐渐看清事情的本质的。在那之前,马超所要做的,只是以汉臣之名,尽最大的力量去为天下广大的黎民百姓做点事情罢了。

    因此,对荀爽的礼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荀氏八龙的名头,就足以值得马超去追求了,面对送上门来的人才,哪里还有往外推的道理呢?

    微微一笑,马超对荀爽说道:“先生真的以为,被困于深宫之中的天子,有如此的能量,让先生将这道诏送到孟起的面前吗?”

    荀爽双眉一皱,略略思索了片刻,吃惊的说道:“难道说……”

    “没错!先生这一路上,想必受了不少的苦,可先生是否想过,如今的关中,早已是国贼董卓的囊中之物,若无董卓故意放水,先生如何能安然来到西凉呢?”

    “君侯的意思是说,陛下的这道诏,其实董卓早就知道了?而且还默许吾前来传旨?”荀爽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虽然话是对马超所言的,可他的神态,却更像是自言自语。

    马超又是一笑,却没有接口,他相信以荀爽之智,是绝不会想不透其中关节的,只是荀爽太过关心大汉局势,有些关心则乱了。

    数个呼吸之后,荀爽猛地抬起头来,专注的看着马超,缓缓说道:“原来如此……董卓此举,想必是在拉拢君侯了。此时董卓四面树敌,形势早已大不如前,迫于困境,他竟然连君侯这样的宿敌,都要拉拢了!不知君侯准备作何打算?”

    马超收起了笑容,一字一顿的说道:“汉贼不两立!董卓为国贼,孟起为汉臣,这一节,先生还须多问吗?”马超心中的汉,指的是汉人的汉,而并非是单纯的大汉王朝,大汉只不过汉人数千年历史上众多个国家机器之一,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逆的。因此马超这句话说的虽然是发自肺腑的真诚,但却是一语双关,荀爽自然是不能完全明白的,而只能从表面字义上去理解,认为马超和他一样,依旧心存汉室,不愿看到大汉覆灭。

    “马氏一门,果然忠烈。老夫愿助君侯一臂之力,未知君侯准允否?”荀爽以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匡扶汉室的忠臣,便开始了毛遂自荐。

    “顾所愿也,不敢请尔。”

    对于荀爽的心意,马超自然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